普陀区推动安全生产现代化治理力促安全管理关口前移
发布日期:2020-01-09 00:00
来源:省应急管理厅
浏览次数:
为进一步提升全区安全生产治理能力,推动安全管理关口前移,我区在探索建立安全生产现代化治理模式上作文章,从“人防”向“技防”转变实现重点领域的“一站式”监管,利用“化零为整”的思维整合社会资源搞宣传, 利用“由罚变奖”引导企业从“被动治”向“主动控”转变。
一是全市率先建立重大危险源企业安全风险监测系统。以全区重大危险源备案企业为试点,在全市首推建立重大危险源、高危行业安全风险实时监控平台,探索重点领域安全风险运行监测体系。通过该系统实现监管人员实时查看、调取企业重大风险点监控画面,第一时间开展危险源动态检查、隐患排查治理检查、应急抢险救援处置指导等工作,倒逼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目前,已有9家企业纳入平台首批试点单位。
二是稳步推进“智慧安监”系列工程。在各行业领域推广“智能监控”“机器换人”等科技兴安系列工程,在全区人员密集场所、重点企业等地覆盖安装“智慧用电”安全管理系统,累计安装1050余套,企业因电起火事故明显减少。在切割、焊接、喷漆、除锈等高危作业环节引入自动化设备,总计安装设备69套,投入专项资金1560余万元,目前2个船舶修造试点企业经验已推广复制到9家船舶修造企业。
三是加快安全文化体验点建设。以安全文化体验点建设为载体,建立“引导式”安全文化建设模式,代表性的选取1家船舶修造企业、1家工贸企业、1家社会公益组织,打造各具特色的安全文化体验点。在舟山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打造成全区性的船舶修造企业安全文化体验基地,建设具有普陀海岛特色的安全文化宣传阵地;在浙江冠素堂食品有限公司开设“小安管员”职业体验项目,打造成中小学生安全宣传教育体验基地;与浙江省宣教中心合作完成区少年宫的全民性安全体验馆。
四是探索高危行业风险隐患管理新模式。在全区高危行业推进“双重预防”体系建设,通过购买服务提升安全风险辨识水平,建立风险辨识自控、隐患自查自治管理模式,已在危化、矿山领域试点成功;在建筑等高危领域推广安责险,参保企业42家;探索实施隐患排查激励机制,推动《普陀区企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奖励办法》普陀落地,选取不同行业领域共14家企业作为试点单位,试点企业受奖人员达1110多名,自查隐患数同比增长100%以上,事故率大幅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