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印发全省安全宣传“五进”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浙安委〔2020〕18号
发布日期:2020-10-20 15:23 来源:办公室 浏览次数:

各市安委会、省安委会各成员单位,省部属企业:

《全省安全宣传“五进”工作实施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浙江省安全生产委员会

2020年10月17日



全省安全宣传“五进”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推进安全宣传“五进”工作方案》,深入推进安全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以下统称“五进”),现结合我省实际,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应急管理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坚决扛起“三地一窗口”的使命担当,围绕安全价值、安全伦理、安全认同、安全意愿、安全意识、安全知识与安全技能等方面,深入推进安全宣传“五进”工作,树牢安全发展理念,推动安全责任落实,提升全民安全素养,凝聚安全发展共识,营造起全社会关注、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不断提升我省本质安全水平。

二、工作目标

通过全面构建安全群防群控宣传教育体系,红线意识进一步强化,贯彻执行安全法律法规更加自觉,安全氛围更加浓厚,全民安全素养进一步提升,营造人人关注、人人参与、人人监督的良好社会氛围,为全国安全宣传“五进”工作创造更多的浙江经验。

——安全发展理念更加入心。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重要论述,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生命至上、安全第一”思想深入人心。

——安全宣教阵地更加坚实。进一步加强全省应急(安全)宣教体验馆、应急广播等各类宣传阵地,加强公众互动性、参与度,提升安全宣传质量和水平,提高宣传工作的实效性、影响力和传播力。

——安全宣传机制更加健全。深入推进安全宣传“五进”工作理念、制度机制、方法手段的持续创新,推动建立地方政府领导、多部门合作、各方面共同参与的协同机制,形成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社会安全氛围更加浓厚。大力宣传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救援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举措,普及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风险防范、隐患排查、应急处置和自救互救等安全常识,营造浓厚的安全氛围。

——安全风险防范更加提升。以企业、农村、社区、学校、家庭等基层组织和单位为重点,全面动员、协调联动,提升全民安全和应急技能,增强风险防范素质,全力强化全社会的风险防范能力。

三、任务举措

(一)安全宣传进企业。

主要任务:推动企业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有效预防和减少各类事故发生,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一是强化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增强企业防控安全风险和应急处置能力。二是提升重点人群安全素质,强化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从业人员等的安全责任意识、安全技能、安全知识和应急处置能力。三是推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培育企业建立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内生机制。

主要举措:

1.抓制度。一是将安全宣传教育纳入企业日常管理,与生产经营各项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二是将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纳入企业发展规划,健全培训制度,创新培训形式。三是要确定企业安全宣传的专门机构或专职人员,落实专项工作经费。

2.抓培训。一是强化高危行业和特种人员持证上岗制度,确保高危企业在岗和新招录从业人员100%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特种作业人员100%持证上岗。二是完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团队,特别是危险化学品、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交通运输、渔业捕捞等重点行业领域企业以及加工制造类小微企业等应建立安全生产技术和管理队伍,逐步提高从业人员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持证比例,提升安全技能背景人员占员工队伍比例,最终实现“人人懂安全、人人会安全”的良好局面。三是强化生产安全事故“举一反三”警示教育,高危行业企业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年至少组织全体职工观看两次安全生产警示教育片,严格事故挂牌督办和事故企业道歉制度。四是鼓励企业自建或共建应急(安全)宣传教育体验馆,多途径、多平台实现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日常化。

3.抓活动。一是推动企业安全诚信体系建设,健全信用信息系统,落实“红黑名单”制度。二是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安全生产月、“安康杯”竞赛、“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创建、“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创建等活动。三是发动职工开展“查找身边的隐患”活动,设立隐患线索举报平台,加大举报奖励力度,建立健全奖励机制。四是结合“三服务”,积极开展“专家进企业”活动,组织安全生产专家深入企业,帮助企业做好风险辨识防控、隐患排查治理等工作。五是鼓励企业开展“公众开放日”活动,邀请社会公众、新闻媒体走进企业,为企业安全管理建言献策,曝光安全隐患和违法违规行为。六是指导企业开展每年不少于一次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自救互救能力。

4.抓文化。一是设置岗位安全标识,张贴安全宣传标语、风险警示公告、安全操作提示、应急处置措施和程序等。二是在厂区、建筑工地、工业园区等醒目位置设置安全宣传栏风险告知牌、电子显示屏、企业安全文化墙,并充分利用电子屏播放安全宣传片、微视频、微电影等。三是建立安全文化平台,线下设立安全教育展室、员工安全学习场所、安全教育体验场馆等,线上建立网站、微博、微信、抖音公众号等,并定期组织“安全大家谈”和安全反思,充分发动员工参与安全文化创建和安全诚信体系建设。

(二)安全宣传进农村。

主要任务:进一步提升广大农民安全意识,安全素质、安全防范基本常识和应急处置能力,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的安全生产支撑和保障。一是提升乡镇政府和村民自治组织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管理能力,夯实农业农村安全生产基础。二是完善农村安全宣传“四有”工作机制,做到有组织体系、有展示窗口、有便民册子、有广播设施,形成安全宣传良性循环。三是利用农村综合服务设施,开展日常性安全宣传工作,全面提升农民安全素质和应急避险能力。

主要措施:

1.推进顶层设计。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确保农村同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见》,抓好落实落底。一是各县(市、区)要将安全宣传纳入平安乡村建设、美丽休闲乡村、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等重点工作中,形成工作制度。二是建立完善农村风险管理、风险预警、风险处置、风险发布四项工作机制,健全工作网络,实施针对性举措,形成闭环管理。三是落实农业农村安全保障举措,健全农房网格化、常态化安全巡查制度,及时发现和治理农村危房;加强农村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整治,推进避灾安置场所规范化建设和农房抗灾加固;健全基层防汛防台、森林防火、农村消防、气象为农等公共安全服务体系。

2.推进队伍建设。一是建强农村基层安全员队伍,强化村“两委”安全生产责任,压实村集体领导班子安全生产责任。二是建立健全农村安全宣传队伍,充分发挥乡村干部、安全网格员、灾害信息员、应急志愿者等在农村安全宣传主力军作用。三是加大对乡村网格员安全技能的培训力度,强化网格化管理平台的使用,提升网格员日常安全巡视和隐患排查能力,确保安全工作真正覆盖到基层。

3.推进活动下乡。一是以“应急进万村”为抓手,结合文化下乡、送电影下乡、科普剧下乡等活动,制作和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安全文艺作品和演出活动。二是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村公共活动场所、党支部室、农村文化礼堂、老人活动中心等开展经常性教育,每年县(市、区)要举办一场专题性安全教育活动。三是开展安全进文化礼堂活动,结合全民安全素养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2年底前实现消防、道路交通、防汛防台等安全宣传覆盖全省文化礼堂。

4.推进氛围营造。一是推进应急广播到村全覆盖,打通安全宣传“最后一公里”,持续开展日常安全宣传。二是充分利用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村文化活动站、学习室等,开展经常性安全宣传教育。三是鼓励各地结合当地实际,通过惠民电影、安全体验馆、“科普中国”、“科学辟谣”信息化平台等方式,广泛开展安全宣传。

(三)安全宣传进社区。

主要任务:着力提高社区群众的安全防护意识和技能水平,推动形成有效的安全生产社会治理和良好的安全生产社会秩序。一是建立社区安全宣传机制,建设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增强社区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置能力。二是加大社区公益宣传力度,普及生活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常识以及应急避险、自救互救技能,提升社区居民安全素质和应急能力。三是丰富社区公益安全宣传形式,结合社区特点开展示范性、浸润式安全宣传,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生活环境。

主要措施:

1.加强责任落实。一是将安全宣传工作纳入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县、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和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的评定,细化考核评估。二是完善社区安全宣传教育制度,明确社区消防等安全宣传责任人,依托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设立固定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场所,配备常用消防器材、模拟体验设施和宣传资料。

2.加强阵地建设。一是加强社区安全宣传阵地建设,充分利用科普“站、栏、园”和电子屏,设置安全专栏,播放安全生产公益片、短视频、微电影等。二是推动社区安全体验基地建设,定期开放各类科技馆、展览馆、体验馆,使更多社区居民接受安全宣传教育。三是各市在2021年底前建设一个安全(消防)主题公园、一条安全(消防)文化街或一个安全(消防)文化广场,经常性开展安全宣传活动。

3.加强主题活动。一是利用全国防灾减灾日、国际减灾日、世界气象日、安全生产月、消防宣传月、全国科普日等节点,定期开展安全宣传教育、隐患排查治理和火灾、地震等群众性应急演练。二是全面普及应急与安全常识,编印发放《社区安全知识手册》,加强对居家出行、用电用气、消防等方面的知识科普。三是鼓励社区民间文艺爱好者开展安全文艺创作,定期组织送安全文艺节目进社区等活动。

4.加强应急演练。一是结合本地区和社区实际,在社区内福利院、养老院、社区医院等公共场所,制定消防、地震安全宣传教育制度及灭火疏散、地震防灾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各类安全应急和自救演练。二是鼓励推动建设社区安全宣教体验场所,开展社区性、综合性、体验性培训和警示教育。

(四)安全宣传进学校。

主要任务:大力提高青少年安全保护意识,做到安全教育警钟长鸣。一是落实工作机制,推动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班级活动中落实安全教育内容,保障师资、教材、课时、场地。二是发挥基础教育功能,重点向学生普及生活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实验室安全、应急避险、自救互救等常识,做到能应急懂避险。三是强化学生及教职工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素质,做到安全宣传从早抓起、从小抓起,将安全理念根植于学生心中。

主要举措:

1.完善制度。一是加强校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定期开展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将安全宣传纳入平安校园创建工作中。二是指导学校建立事故灾害处置预案,健全学校安全事故报告、处置和部门协调机制。

2.完善平台。一是用好学校安全教育网络平台和安全教育资源库,在各类科技馆中融入安全教育内容。二是利用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等主题日,开展安全教育宣传活动。三是充分利用学校宣传栏、校报校刊、黑板报、校园网和“两微一端”等平台开展安全教育。四是鼓励有条件的学校设立安全体验教室,积极推动建设公共安全教育实践基地,开展安全教育校外实践活动。

3.完善活动。一是丰富校园安全教育“第二课堂”,结合实际开展安全宣传专题教育活动。二是利用寒暑假期开学前后,开展以安全教育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和安全教育进军训活动。三是经常性组织专家深入开展风险辨识、重大隐患排查、安全应急和防灾减灾技能培训。

4.完善演练。注重学生参与互动,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以地震、火灾逃生、防踩踏等为主要内容的安全应急演练和体验教育,提升学生应急逃生能力。

(五)安全宣传进家庭。

主要任务:通过加强家庭安全宣传教育,提升居民的综合安全素质,增强安全知识水平,有效保护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一是把安全宣传纳入家庭共创共建活动体系,一体化推进,提升家庭单元的安全素养和应急能力。二是以生活安全和防灾减灾知识普及为重点,以点带面、辐射带动。三是结合家庭特点开展个性化、亲情式安全教育,营造浓厚氛围。

主要举措:

1.强化组织引导。一是将家庭安全宣传教育纳入“最美家庭”等创建活动中,面向家庭宣传安全防护知识,提升家庭成员的安全防护意识和能力。二是各级村委会、居委会、物业公司通过走访入户、发放资料等方式,指导辖区内居民做好防火、防盗、用电、用气、电动自行车骑行等安全工作。三是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和各类文化娱乐活动普及家庭安全常识,重点普及高楼火灾、交通意外、防汛防台、地震等应急安全逃生技能,掌握避险逃生技能,熟悉避难逃生路线。

2.强化主题活动。一是广泛开展进家庭“五个一”公益宣传活动,检查一次安全隐患、发放一次安全宣传资料、赠送一本应急与安全知识手册、发放一部分家用宣传品、发放一些应急物品等。二是指导家庭加强安全防范,定期开展家庭燃气、用电、防火和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等安全知识宣讲,定期查找、消除安全隐患。三是定期组织家庭火灾、交通意外、防汛防台、地震等应急避险、自救互救演练,掌握扑救初起火灾和避险逃生技能,提升家庭和邻里自救互救能力。

3.强化氛围营造。一是积极通过华数有线电视、应急广播、楼宇电梯广告等平台,持续开展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常识日常科普宣传工作。二是持续编印发放应急与安全知识手册、安全读本、安全倡议书、知识卡片等宣传品。三是结合安全生产月、防灾减灾日、消防宣传月、全国交通安全日等广泛开展“安全进万家幸福你我他”等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并结合百姓宣讲、广场舞、文艺演出、邻居节等活动,营造良好氛围。

4.强化宣教投入。一是提倡家庭基本安全教育、保险等资源投入。二是建立并推广家庭应急物资储备清单,引导家庭储备简易应急物资,鼓励有条件的地区面向家庭免费发放应急安全包、灭火器等。

四、工作分工

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经信厅、省教育厅、省公安厅、省民政厅、省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应急管理厅、省国资委、省市场监管局、省广电局、省总工会、团省委、省妇联、省科协要分别指导和督促本系统的安全宣传“五进”工作,研究制定本系统安全宣传工作重点;其他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做好本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宣传“五进”工作,形成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整体合力(重点举措清单见附件)。

(一)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负责把控正确的宣传舆论导向,指导新闻媒体做好安全生产宣传报道,统筹协调各级党报、党刊、电视台、广播电台等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负责将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纳入文明城市、文明村镇和文明单位创建内容;指导推动安全宣传进农村文化礼堂;组织、指导应急救援志愿服务组织和安全生产宣传志愿者队伍建设;协助、指导省文联等单位,把安全宣传纳入文化下乡、送电影下乡等活动。

(二)省经信厅:结合第二轮安全生产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会同工业园区等功能区安全整治工作的相关单位,指导各地落实属地责任,推动园区开展安全宣传“五进”工作,营造安全宣传“五进”工作良好氛围。

(三)省教育厅:结合全民安全素养提升三年行动计划,负责高校、中小学校(幼儿园)安全教育宣传和应急演练。

(四)省公安厅:结合第二轮安全生产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和全民安全素养提升三年行动计划,负责在道路交通领域做好安全宣传“五进”工作。

(五)省民政厅:负责协调、落实安全宣传进社区工作,指导做好社区安全宣传服务,配合推进安全社区建设,共同组织开展与安全生产相关的城市基层治理工作。

(六)省建设厅:结合第二轮安全生产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和全民安全素养提升三年行动计划,负责在建筑领域做好安全宣传“五进”工作。

(七)省交通运输厅:结合第二轮安全生产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和全民安全素养提升三年行动计划,负责在综合交通领域做好安全宣传“五进”工作。

(八)省农业农村厅:结合第二轮安全生产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和全民安全素养提升三年行动计划,负责在农业农村领域做好安全宣传“五进”工作。

(九)省应急管理厅:统筹推进安全宣传“五进”工作,强化指导督促;做好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金属冶炼、加工制造类小微企业等工矿商贸行业领域企业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

(十)省国资委:指导督促省属国有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协助落实安全宣传进企业有关工作。

(十一)省市场监管局:结合第二轮安全生产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和全民安全素养提升三年行动计划,负责在特种设备领域做好安全宣传“五进”工作。

(十二)省广电局:指导落实国家应急广播体系建设,负责我省应急广播到村全覆盖,指导、协调、推动广播电视领域、网络视听领域的“五进”公益宣传。

(十三)省总工会:负责组织“安康杯”竞赛等企业职工安全生产宣传活动,落实企业职工安全健康方面的宣传教育工作。

(十四)团省委:负责组织“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创建等面向青年的安全生产宣传活动,协助组织青年志愿者参与各类安全生产宣传活动。

(十五)省妇联:负责开展群众性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推动安全宣传进社区、进家庭工作。

(十六)省科协:负责将安全宣传内容纳入农村、社区各类科普栏、园地、电子屏等的建设与管理;结合科技馆的新建、更新改造等,开展应急(安全)宣教体验活动,积极拓展科普宣传新形态、新阵地。

五、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省安委办统筹协调各成员单位开展具体工作,定期会商协调,围绕阶段性事项,定期策划宣传选题,增强安全宣传“五进”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充分认识安全宣传“五进”的重要意义,将安全宣传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把安全宣传“五进”工作与精神文明创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民普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有机结合起来,一并部署推动,扎实落实本行业领域的安全宣传“五进”工作。

(二)建立长效机制。要完善安全宣传“五进”协作机制,在地方党委政府领导下,部门各司其职、协作配合,各方全面发动、全民参与,广泛开展安全宣传。要围绕实施全民安全素养提升计划,加强政策支持、人员配备和经费保障,积极拓展社会资源进入安全宣传的途径,拓宽社会化市场化筹资渠道,为开展安全宣传“五进”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三)强化督导检查。省安委办具体负责组织开展对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安全宣传“五进”工作进行考核。要将安全宣传“五进”相关方面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巡查考核内容,完善评估体系,细化考核办法,落实奖惩措施,确保取得实效。要加强总结指导,及时掌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推进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渠道载体的创新运用和实践推广。


附件:浙江省安全宣传“五进”重点举措清单

浙江省安全宣传“五进”重点举措清单.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