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482947/2019-10676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辽宁发生中巴坠谷事故 6人死亡45人受伤
发布日期:2005-07-05 00:00
来源:省安监局
浏览次数:
昨早6时40分,一辆牌照为辽H80638的中巴从盖州市客运站开往岫岩,上午9时40分左右,车辆途经岫岩和盖州的交界处太平岭地区,在刚刚进入岫岩境内200米左右,车辆突然冲下落差高度近200米的山坡,并向山谷下滚去。
经过调查,车上一共55人,直至昨晚7时30分,共有6人死亡,其中事发时当场2人死亡,4人送到医院后经抢救无效死亡,重伤15人,轻伤30人,在官方提供的资料中,没有具体说明车内另外4人情况。
昨晚8时30分,岫岩县委书记刘国秀向记者介绍了事故的有关情况。岫岩县公安局接到报警后,立即调动警力赶赴现场进行调查救援。县里有关领导也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同时县里调动200多名公安民警、255名医务人员赶赴现场进行救援,一时间,岫岩县城所有的救护车全部赶往事发地点进行救援。
不到1个小时,县里的救援人员沿着崎岖的山路到达出事现场。县委、县政府有关工作人员立即成立救援小组。有关人员通知县内所有医院,准备最好的大夫、最好的医药,空出病房等待抢救伤员。
随后,200多名公安民警,1000余名当地居民全部自发地从山顶沿着近45度斜度的山坡爬下去,由于山体石块较多,很多人滑倒了,但是他们重新站起,仍然向下全速前进。
到达山底后,令人感动的一幕出现了:救援的人们组成一道150米长的人墙,沿着山底往山上进行地毯式的搜索。他们见人抬人、见物抬物。很多人衣服刮破了,皮肤也被碰破了,但是没有一个人放弃,他们心中只有一个想法,赶紧救人。直至中午12时30分左右,所有伤亡人员被救到山坡上。救护车将受伤人员送到医院进行抢救。
刘国秀书记告诉记者,两名医生由于过度劳累,在救援过程中昏了过去。县委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刚刚从医院回来的刘书记,在救人过程中一双鞋磨坏了。
谈到善后问题,刘国秀书记告诉记者,县里继续安排医院全力抢救。目前除一名外省伤者家属没有联系上,其余所有家属都已经联系上。而事故的原因有可能是爆胎或者操纵杆断裂造成的,但目前事故原因仍没有确定,还在进一步调查中,但不排除超员的可能。
刘国秀书记说,虽然车辆不是岫岩的,但是却有了一定的教训。针对这一事故,岫岩将对客运市场进行一次全面的整顿。
在现场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最先赶到现场的是山下居住的太平岭村民,其中一位名为张恩龙的村民先后从斜坡往返30多趟营救遇难者。昨晚6时,记者在张恩龙家中见到了刚刚放羊回来的老张。老张今年48岁,事发时正准备下地干活,听说岭上出事后他骑摩托车赶赴现场。“当时有几个伤势轻的已经爬了上来,倒在路边,其余40多人都分散在斜坡上,我们啥也没想,就冲下山坡救人,情况挺紧急,能救上一个是一个。”由于山坡湿滑,坡度又大,救援者只能六七个人抬一名伤员,后来干脆用车上的被单抬人。老张说,当时也没时间考虑,看见人就往上抬。
新浪网_国内新闻
经过调查,车上一共55人,直至昨晚7时30分,共有6人死亡,其中事发时当场2人死亡,4人送到医院后经抢救无效死亡,重伤15人,轻伤30人,在官方提供的资料中,没有具体说明车内另外4人情况。
昨晚8时30分,岫岩县委书记刘国秀向记者介绍了事故的有关情况。岫岩县公安局接到报警后,立即调动警力赶赴现场进行调查救援。县里有关领导也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同时县里调动200多名公安民警、255名医务人员赶赴现场进行救援,一时间,岫岩县城所有的救护车全部赶往事发地点进行救援。
不到1个小时,县里的救援人员沿着崎岖的山路到达出事现场。县委、县政府有关工作人员立即成立救援小组。有关人员通知县内所有医院,准备最好的大夫、最好的医药,空出病房等待抢救伤员。
随后,200多名公安民警,1000余名当地居民全部自发地从山顶沿着近45度斜度的山坡爬下去,由于山体石块较多,很多人滑倒了,但是他们重新站起,仍然向下全速前进。
到达山底后,令人感动的一幕出现了:救援的人们组成一道150米长的人墙,沿着山底往山上进行地毯式的搜索。他们见人抬人、见物抬物。很多人衣服刮破了,皮肤也被碰破了,但是没有一个人放弃,他们心中只有一个想法,赶紧救人。直至中午12时30分左右,所有伤亡人员被救到山坡上。救护车将受伤人员送到医院进行抢救。
刘国秀书记告诉记者,两名医生由于过度劳累,在救援过程中昏了过去。县委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刚刚从医院回来的刘书记,在救人过程中一双鞋磨坏了。
谈到善后问题,刘国秀书记告诉记者,县里继续安排医院全力抢救。目前除一名外省伤者家属没有联系上,其余所有家属都已经联系上。而事故的原因有可能是爆胎或者操纵杆断裂造成的,但目前事故原因仍没有确定,还在进一步调查中,但不排除超员的可能。
刘国秀书记说,虽然车辆不是岫岩的,但是却有了一定的教训。针对这一事故,岫岩将对客运市场进行一次全面的整顿。
在现场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最先赶到现场的是山下居住的太平岭村民,其中一位名为张恩龙的村民先后从斜坡往返30多趟营救遇难者。昨晚6时,记者在张恩龙家中见到了刚刚放羊回来的老张。老张今年48岁,事发时正准备下地干活,听说岭上出事后他骑摩托车赶赴现场。“当时有几个伤势轻的已经爬了上来,倒在路边,其余40多人都分散在斜坡上,我们啥也没想,就冲下山坡救人,情况挺紧急,能救上一个是一个。”由于山坡湿滑,坡度又大,救援者只能六七个人抬一名伤员,后来干脆用车上的被单抬人。老张说,当时也没时间考虑,看见人就往上抬。
新浪网_国内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