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482947/2019-13317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省交工集团以推进班组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为抓手促进企业安全生产长治久安
发布日期:2013-11-06 00:00
来源:省应急管理厅
浏览次数:
班组是施工企业的细胞,是企业完成各项工作的基础,处在安全生产的第一线。班组平安,则企业平安;班组不安,则企业难安。针对交通工程施工点多面广、项目工期长、危险性高、施工环境复杂、人员流动性大等特点,2012年以来,浙江省交通工程建设集团创新安全管理方式,在系统内组织开展了以“一个推进、两个创建、三个实现”为目标的班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活动,不断夯实安全生产基础。通过近2年的班组安全标化活动,省交工集团在年产值突破70亿元新高,项目遍及省内外、海外,管理线长、点散,各项管理任务繁重的情况下,实现了施工作业零死亡安全目标。
“一个推进”:即推进班组安全文化建设——通过借鉴行业领域或国内外先进企业的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经验,在班组安全建设投入、班组安全教育方式、班组安全技术革新、班组安全考核激励机制等方面进行大胆探索和实践,创建适应企业发展的班组安全管理机制,培养员工“比技术、讲安全、钻业务、争先进”的进取精神,营造班组安全文化氛围。
“两个创建”:一是创建一批安全标化班组——根据各子(分)公司生产经营特点,科学合理组建班组,通过建立班组安全管理机构,健全岗位职责、考核奖惩等工作机制,配好班组长和班组安全员“两大员”,把好人员进场关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关“两大关”。借助班组安全生产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班组生产作业、教育培训、隐患排查治理、人员管理等环节的动态管控。二是创建一支安全标化班组长队伍——把好班组长选拔任用关,根据班组特点,挑选责任心强、业务能力出色、安全意识较高、善管理、能带班的员工担任班组长。并加大对班组长业务知识、安全技能、道德素养的教育,严格“优胜劣汰”制度,定期组织对班组长进行安全考核和奖惩,及时更换不合格的班组长。
“三个实现”:一是实现班组管理制度标准化——班组推行日、周、月安全管理“三循环”措施。“日循环”,即班组每天工作实行整理着装、班前会议、班前检查、班中巡查、场地清扫、班后总结“6步走”管理模式;“周循环”,即制定班组每周活动时间表,将安全教育培训、班组管理讨论、周安全工作小结、作业场所清扫整理等日常活动程序化、规范化;“月循环”,即每月一次工作部署、两次安全检查、一次日常教育、一次月度总结、一次考核评比作为项目部必做工作。二是实现班组现场管理规范化——推行网格化管理模式,严格落实生产现场“6S”管理、班前“三讲”(讲任务、讲风险、讲措施)和交接班制度,并按照不同施工区域、不同专业划分作业区,以标牌告示的形式,明确现场责任人和安全管理注意事项,强化“一岗双责”和规范化管理,不断提升文明施工水平,杜绝“三违”现象发生。三是实现班组考评奖惩常态化——各子(分)公司、项目部均建立班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督查和考评小组,定期组织开展班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督查考评,及时通报活动情况,对考评不合格或不到位的班组予以通报处罚,并落实相关责任人进行整改,每年开展班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先进班组”和“先进班组长”评比表彰活动。
2013年10月,浙江省交通工程建设集团在杭新景高速公路衢州段第14合同项目成功承办了浙江省公路水运工程“平安工地”暨施工班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现场会,省内公路水运建设主管部门、监理、施工等单位近12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受到中国交通报、浙江交通旅游导报、交通900栏目等多家媒体的关注和报道。该集团开展的“平安工地”、“施工班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活动在省内公路工程建设系统得到广泛好评,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