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市“三个抓”推动电动车消防安全综合整治
发布日期:2018-10-26 00:00 来源:省应急管理厅 浏览次数:
  抓政府主导,统筹推进。年初,衢州市政府专门印发《全市电动车火灾防范综合治理工作方案》,成立由时任市政府分管副市长王良春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严把电动车源头关口、推进电动车集中停放充电设施建设等工作措施。2月7日,市政府组织召开全市电动车火灾防范综合治理试点推广工作现场会,以点带面,将电动车集中停放充电建设标准以及管理经验推广至全市各地,会后,各县(市、区)结合辖区实际,选定住宅小区、企业、村居、出租房等场所分别确立试点,有序推进治理工作。4月份,市政府再次印发《衢州市加快住宅区电动自行车智能集中充电设施建设实施方案》,并将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建设纳入市政府十大民生实事项目,年内,在全市完成100个住宅小区的电动自行车集中智能充电设施建设。6月份,市安委会又印发《衢州市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综合治理工作方案》,进一步统筹推进全市电动自行车火灾防范综合治理工作。
  抓部门联动,齐抓共管。市消安委办公室定期组织分析研判,组建综合治理工作钉钉群,强化沟通协调,每半月编发《消防要讯》通报工作进展,推动各地、各相关部门稳步开展整治工作。市质监局组织开展电动车及相关配件产品风险监测工作,累计抽查企业单位10家,其中4家正常生产、2家生产外贸订单、4家停产,此外,开展《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宣贯培训活动,并将电动车生产企业全部纳入市县两级季度产品质量监督抽查计划。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开展流通领域电动车综合整治,全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累计出动执法人员954人次,检查电动车销售单位和签订承诺书449家(份)、粘贴消费警示87份、查处无照经营电动车单位2家、处理电动车消费投诉7件,并制发《电动自行车商品质量和交通(消防)安全综合整治工作方案》,进一步规范电动车市场秩序。市住建局于5月份牵头组织召开全市现场会,重点推进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智能化集中充电设施建设工作,截至9月底,全市已完成91个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智能充电设施建设任务。其中衢江区7个,柯城区27个,龙游县10个,江山市14个,常山县2个,开化县11个,集聚区10个,西区10个。其中衢江、柯城、龙游、开化和西区5个区块已完成本年度的市政府民生实事考核任务。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和消防支队)强化监督执法,部署开展电动自行车违停及占用消防车通道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累计办理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行政处罚案件227起,清理电动车乱点1500余处,劝阻电动车违规停放充电行为600余次。同时,市规划、经信、发改以及电力等部门根据职能分工,积极督促、推进相关整治工作。
  抓多措并举,务求实效。一是强化技防措施。我市消防、交警、电信等单位分工协作,联合在全国首创将电动车移车纳入“114一键挪车”平台,目前,主城区24万辆电动车已纳入该平台,截至目前,累计接到“114”移车电话近2000余个。二是推进电动车集中停放充电场所建设。我市柯城区按照住宅小区每三户不少于1个充电插头,居住出租房承租户每两户不少于2个充电插头,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员工电动车数量1:1建设的安装标准推进电动车集中停放充电场所建设;江山市政府将“城区电动自行车充电桩改造工程”纳入2018年江山市政府民生实事十大项目工程,计划投资1000万元实施该项目;开发区因情施策,针对住宅小区、厂矿企业和村居等不同情况,采取多种形式推进电动车集中停放充电场所建设。截至目前,全市各类公共建筑、商业街区、企业以及城中村(居住出租房集中区域)累计建设车棚1200余处、安装智能充电设施2300余个、充电口近1.8万个。三是强化消防宣传教育。运用网络新媒体宣传平台,通过建立业主联系微信群、物业服务公众号、工作钉钉群等模式,开展电动车停放充电火灾防范宣传工作。协调省、市主流媒体,对高层建筑电动车火灾隐患开展集中曝光行动。印制2万份公安部《规范电动车停放充电加强火灾防范的通告》,在人员密集场所、住宅小区和农村、社区等电动车停放场所和醒目场所进行张贴,营造浓厚宣传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