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四项措施”打击假冒特种作业操作证取得实效
发布日期:2018-12-29 00:00 来源:省应急管理厅 浏览次数:

为严厉打击伪造、变造、买卖特种作业操作证行为,坚决治理从业人员身边的重大安全隐患,根据国务院安委办和省、市安委会统一部署,湖州市自8月至12月集中开展了打击假冒特种作业操作证专项治理行动,各级各部门明确责任分工、细化治理措施、积极有序推进,行动取得明显成效。截至10月底,全市共有36828家生产经营单位对本单位特种(设备)作业操作岗位人员持证上岗情况进行自查,开展专项执法检查3928家次,依法查处持有假冒证件62人,责令整改346家,停产整顿5家,行政罚款63.1万元,涉嫌刑事犯罪并移送司法部门 4人。具体采取了四项措施。

一、加强组织部署。制定下发了湖州市打击假冒特种作业操作证专项治理行动工作方案,成立了由市安全监管局、市经信委、市公安局、市质量技监局、市建设局、市委网信办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专项治理行动领导小组,明确任务分工,细化工作措施。各级各部门制定了相应的细化实施方案,明确责任人、任务及完成时限,确保专项行动有序推进。

二、加大执法力度。市安委办出台文件,要求各级各部门针对前期发现的违法违规情况,及时跟进执法,加大处罚力度,形成高压态势。强化部门联动,市安全监管局与市公安局治安机动支队多次到县区指导推进相关案源移交侦办工作。截至目前,共向四川省、贵州省、黑龙江省、吉林省、湖南省、内蒙古自治区等地发送信息核查函7份;安吉县公安机关以涉嫌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涉案证件17张)对3人予以批准逮捕,并对上下游制假、售假链条加强侦办;长兴县安全监管局已将排查出的一起通过网络集中购买特种作业操作证案件(涉案证件14张)移交公安机关立案查处。

三、加强宣传引导。利用电视、报纸、微信公众号、QQ和微信工作群、农民信箱等多种渠道,宣传普及特种作业操作常识以及培训考核知识,宣传特种作业持假证或无证上岗作业危害,凝聚全社会打击假冒特种作业操作证的共识。同时动员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参与专项治理行动,畅通举报渠道,鼓励公众向“12345”举报违法违规行为。

四、规范培训考核。对10家安全培训中介机构开展专项检查,共发现各类问题29个,下发整改通知书5份,罚款4万元,进一步规范提升中介机构培训质量。根据“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要求,出台文件规范特种作业操作人员培训考核发证工作,对各中介机构培训报名受理、考试机构考核实施、制证发证流程进行了梳理规范,确保特种作业操作人员“实培训、真考核、严发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