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环市巧用“加减乘除”夯实“无违建”城市创建基础
发布日期:2019-01-15 00:00
来源:省应急管理厅
浏览次数:
2018年以来,玉环市以老旧工业点为突破口,通过大拆大建、大破大立,纵深推进“三改一拆”,巧用“加减乘除”,巩固“基本无违建市”创建成果,全力加快“无违建市”创建。截至2018年底,全市累计拆违385.55万平方米,完成率240.97%,拆违量创“三改一拆”工作开展以来历史新高。其中完成城中村改造41.75万平方米,完成率100%;完成旧住宅区改造24.16万平方米,完成率241.6%;完成旧厂区改造38.25万平方米,完成率127.5%;拆后土地利用率达到81.11%。具体做法如下:
一是在存量违建上善做“减法”,实现“去库存”。坚持拆字开路,对违法建筑一拆到底。对老旧工业点违建,坚持每月至少两次的“集中拆除日”行动,四套班子领导亲临一线巡查督战。实行“拆违量每周一排名、每月一通报”制度,倒逼各地“上紧发条”,以“5+2”“白加黑”模式全速推进拆违。对其他违建,聚焦道路、河道、入城口、入村口等十大重点领域拆违,相继开展“创无”百日攻坚、消防安全隐患铁拳整治等系列拆违行动,高效率开展整村、区块式拆违行动。
二是在拆后利用上勤做“加法”,实现“早见效”。加快拆后利用,力争早出形象、早出效益。针对老旧工业点,根据园区发展方向和产业发展实际,科学合理编制改造提升详细规划,实施“聚、退、转、改”四种模式,改造成小微企业园、居民住宅、公园绿地等不同的功能区,促进产业大提升、环境大变样。目前,全市已启动9个老旧工业点拆后重建,预计春节前将再动工建设5个。对其他拟拆大区块,提前建立项目库,结合招商引资工作,在拆后第一时间引进优质项目,确保拆改无缝衔接。近年来,新建的大润发超市、下湫综合市场、华鸿中央首府、新城吾悦广场等大型项目都是拆后利用的最佳例证。
三是在环境美化上巧做“乘法”,实现“创亮点”。点线面结合,以乘法效应打造拆改亮点。点上,加快重点区域整治。开展省道、高速公路、河道、主入口等区域地毯式排查整治,累计完成10处省级问题点位、69处市级点位以及900余处其他各类问题点位整治,其中省级、市级点位完成率均为100%。线上,推进带状景观建设。加快“四好农村路”创建,全年完成投资近2亿元,建设里程45.9公里。同时,加快曾岭线、大麦屿港等“三无四美”节点项目建设,串点成线,打造全域风景。面上,狠抓机制体制完善。严格落实“路长制”“段长制”责任包干,完善网格化保洁制度,同时,建立投入保障机制,出台《“三无四美”创建活动奖励办法》等文件,进一步激发乡镇创建积极性。
四是在违建管控上敢做“除法”,实现“零新增”。建立健全“五个一”长效监管体系,全方位管控新增违建。一个管理平台:开发具备数据查询统计、受理投诉举报、巡查发现、实时指挥、快速处置和综合督查等功能的防违控违综合信息系统,确保违建底数“明”。一个巡查网络:建立“1300个网格员定期巡查、手机APP实时定位、无人机航拍全面筛除”相结合的巡查体系,确保 “人防”、“技防”覆盖“全”。一套工作机制:建立“发现新增违建第一时间抄告乡镇,要求7日内处置到位”的快速反应执法处置机制,确保新增违建处置“快”;一套考核办法:明确“指标量化、任务层层分解、考核结果与奖金挂钩”的考核办法,确保定人定岗责任“清”。一个监督体系:完善 “镜头”“笔头”持续跟踪报道节点难点问题的监督体系,倒逼相关单位落实点位整治,确保整改“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