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洲着力推进双重预防机制建设
发布日期:2019-01-25 00:00 来源:省应急管理厅 浏览次数:
  目前,秀洲区共有各类生产经营单位3万余家,工业企业数量多,不少企业存在安全生产管理基础弱、条件差、主体责任落实不力等问题。安全问题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自2018年以来,秀洲区着力推动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坚持风险预控、关口前移,采用多种举措,力图将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隐患消灭在事故之前,为推动“平安秀洲”建设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设立量化考评 调动企业树立自我约束机制
  去年9月,秀洲区出台《关于深入推进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计划通过三年时间,建立健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工作制度和规范,并在完善各类保障措施的同时,形成企业安全风险自辨自控、隐患自查自治的良好局面。
  为扎实深入推进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秀洲区在区、镇(街道)成立了二级安全风险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延伸至村(社区)和网格,实行专班负责,整体统筹工作落实,明确工作目标任务、时间进度和保障措施。
  同时,对辖区内企业安全风险辨识管控和隐患自查自改自报进行量化考评,根据考评结果,将企业分为A类、B类、C类、D类。年末考评排位靠后的企业,将被纳入安全生产重点检查单位范围,并作为下年度监督检查计划中的重点检查对象。通过推动“好”企业自主管理、“差”企业重点监管的形式,把安全生产责任有效落实到企业,实行精准化监管、差异化执法,督促企业建立健全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内生机制,进一步落实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工作。
  此外,区安监局还加大对各主体安全监管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建立一支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员队伍,并利用媒体网络宣传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重要意义、重点任务、工作措施和具体要求,定期通报各主体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推进情况,强化过程管理。
 
  着力“七个一”建设  提升企业双重预防水平
  企业不消除隐患,隐患就会消灭企业,甚至造成人亡企灭的严重后果。王店镇的浙江沃克纺织有限公司是首批区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工作示范企业之一,过去该企业生产环境较差,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早已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去年,区安监局将其列为区示范企业试点,相关人员三度造访,多次与该企业负责人沟通交流,向其介绍企业实行双重预防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并在现场对该企业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工作进行督办。如今,该企业厂房整治一新,风险得到有效控制,隐患已基本消除。
  面向企业,区安监局着力推进以辨识管控安全风险为重点、排查治理事故隐患为核心的 “七个一”建设。“七个一”,即一个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以及醒目位置和重点区域风险公告栏、一个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责任机构、一个隐患排查治理公示栏、一份重大安全风险清单和隐患排查治理清单、一个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一套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台帐资料、一套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考核奖惩制度。
  同时,还组织各企业通过“安全生产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定期报送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实现信息互联与共享,并定期邀请专家相关政策解读、对“七个一”建设进行专题解答等形式,提升企业各类岗位人员预防安全生产事故的能力,引导形成企业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层层负责、人人有责、各负其责”的工作体系。
 
  示范企业全覆盖 营造安全生产新格局
  鉴于部分企业还存在安全生产意识薄弱、对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缺乏足够认知等问题,下一步区安监局将持续加强宣传引导,对在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方面取得良好效果的先进典型加以推广,对重大隐患突出、事故多发的地区企业则进行严格曝光,为推进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同时,进一步推进示范企业的设立,尤其针对具有较大安全风险的行业领域,计划在今后对全区危化企业、烟花爆竹批发企业、“三场所三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场所、涉及可燃爆粉尘作业场所、喷涂作业场所、船舶修造企业、涉氨制冷企业、金属冶炼企业)”等实现示范企业全覆盖。
  此外,在总结评估第一批示范企业推进情况的基础上,区安监局认真分析目前存在的不足,在对全区所有规模以上和其他纳入工业企业绩效综合评价的企业实现全覆盖的同时,努力把中小微企业纳入安全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建设,形成一个政府领导有力、部门监管有效、企业责任落实、社会参与有序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