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岭市六大举措全力加强危化品安全监管
发布日期:2019-01-28 00:00
来源:省应急管理厅
浏览次数:
一是严厉打击危险化学品违法行为。公安、安监、市场监管、交通运输、环保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加大联合执法力度,建立信息共享、系统联动、联合执法等工作机制,严厉打击擅自从事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使用、运输、处置和建设等非法违法行为,并依法追究企业(单位)及相关人员责任。同时,在各地设立和公布举报电话,建立举报奖励制度,努力营造全社会打击危险化学品非法违法行为的良好氛围。我局结合安全生产“一线工作法”和“安盾、亮剑”系列执法行动,开展打击危险化学品违法行为活动,共查扣非法储存危险化学品791桶。
二是深化反“三违”、特殊作业等专项整治。开展危险化学品企业存在的“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现象专项整治,督促企业完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和技能,消除各类安全隐患。严格按照《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要求,健全和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全面加强动火、进入受限空间等特殊作业安全管控,严格程序确认和作业许可审批,加强现场监督,确保各项规定执行落实到位。强化监管执法,依法严肃查处“三违”企业和特殊作业环节违法违规企业,检查中发现1家加油站在未经动火审批和落实动火安全防护措施的情况下,擅自进行动火作业,当场责令其停产停业整改。
三是深入推进精细化工反应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按照《关于加强精细化工反应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的指导意见》(开展精细化工企业生产中反应安全风险评估,确保风险可控。对全市现有6家精细化工企业进行全面排查,对1家属安全风险评估范围的企业完成反应安全风险评估工作。
四是切实加强危险化学品运输过程安全管理。建立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准入标准和危险货物运输环节联合监督检查制度,督促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建立装货前运输车辆(船只)、人员、罐体及单据等查验制度,加强危化品运输车辆(船只)安全检测,提高驾驶人员安全操作和应急处置技能,坚决禁止各类危化品运输车辆(船只)非法挂靠、违规运营。市交通运输局开展了危险化学品运输整治工作,组织检查人员32人次,检查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30家次,查处各类安全隐患13项,下发整改指令书2份,现已全部整改完成。
五是进一步加强企业应急能力建设。督促企业分析本单位的危险危害因素,完善应急救援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定期组织演练,提高现场处置能力,特别是提高企业员工的自救互救、避险逃生的能力。针对工作场所、岗位的特点,编制简明、实用、有效的应急处置卡,规定重点岗位、人员的应急处置程序和措施,以及相关联络人员和联系方式,做到重点岗位“一岗一卡、一人一卡”,进一步夯实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基础。全市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危险化学品带储存经营企业、加油站和构成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单位全部建立了微型消防站。
六是建设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预防大数据平台。全面完成8家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7家危险化学品带储存经营企业、66家加油站和16构成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使用单位的数据采集,建立分层级管理的安全风险数据库,依托浙江省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预防大数据平台,形成政府管理、企业申报信息、数据共建共享、部门分工监管的全市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预防大数据平台。督促企业定期对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进行符合性审核,在开展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承诺公告的基础上,完善各层级负责人承诺体系与有效惩戒机制,落实全员照单风险管控的责任和措施,搭建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平台。建立微信群,每天在9:30前提醒企业在省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预防大数据平台安时上报安全风险承诺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