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部署小微企业(产业园)安全管理提质增效工作
发布日期:2019-10-15 00:00
来源:省应急管理厅
浏览次数: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加强小微企业园区建设有关文件精神,强化小微企业园区管理,完成省提出的“到2022年,小微企业全部入园,基本实现园区之外无企业”目标。近日湖州市出台《湖州市规范小微企业(产业园)安全管理提质增效工作方案》,计划通过一年多的时间,全面推进湖州市小微企业产业园及小微企业安全管理工作。针对湖州市小微企业(产业园)产业特点,积极探索创新安全管理模式,努力实现“四个转变”(即园区保姆式管理向入园企业共同参与管理转变、传统式管理向智能化管理转变、单一式管理向互助式管理转变、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运用SCORE项目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方法理念,提升小微企业(产业园)本质安全,规范小微企业(产业园)安全管理,促进湖州市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一)小微企业产业园安全管理提质增效工作。一是安全管理创新上有所突破,努力实现“四个转变”。借鉴温州瑞安市安全生产互助联盟模式,运用SCORE项目的方法理念,通过企业自管、互管等方式,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提升员工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转变管理理念,强化自我管理能力,切实履行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二是完善小微企业产业园安全管理机构,健全安全责任体系,明确各级安全职责。各区县指导小微企业产业园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明确安全管理人员,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完善租赁双方安全协议及安全职责;实施园区内安全风险上墙告知。三是充分利用科技化、信息化等科技兴安手段,提升园区技防水平。四是加大安全执法及整治力度。加大执法力度,严格规范入园企业标准,坚持转型集聚,以“散乱污”整治为重要抓手,大力推动小微企业的集聚升级。
(二)小微企业规范化建设工作。一是运用SCORE项目的方法理念,由各区县组织开展小微企业规范化建设, 进一步修订、完善小微企业规范化建设标准。二是规范小微企业安全管理台账。精简台账记录,注重台账资料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实施安全管理台账一本化管理。三是实施小微企业分级分类监管。按照风险等级、隐患等级实施分级,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实施分类,实现对小微企业的精准把脉、精准施策。四是充分运用社会化服务的多种形式,探索小微企业安全生产互助、第三方托管等模式。五是打造小微企业互助互享平台。立足小微企业短板和需求,着眼互助互享,进一步整合资源,激发齐抓共管的内生动力,可开发小微企业移动终端安全管理、建设专业人员共享平台。
《方案》还进一步明确了工作步骤和工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