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市三措施力促安全生产巡查问题整改
发布日期:2019-11-15 00:00
来源:省应急管理厅
浏览次数:
今年6月10日至14日,宁波市安委会第三巡查组对慈溪市近三年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工作情况进行了驻点巡查。期间抽查了5个市级部门、2个镇(街道)、1个开发区、5家重点企业(场所),实地查看了1家小微工业园区,召开由4家重点企业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并与20余名市镇党政机关及基层站所负责人谈话,了解掌握慈溪市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基本情况,并形成了对慈溪市的巡查情况反馈意见。巡查组在充分肯定该市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工作的同时,指出党委政府及部门层面19项、镇(街道)以及开发区层面17项、企业层面13项共49项问题隐患。针对上述问题,慈溪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统一思想,制定方案,三措施力促巡查问题整改。
一是统一思想,提高政治站位。针对巡查组巡查反馈情况,坚持问题导向,把问题整改作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安全生产决策部署的重要政治任务,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推动安全生产工作的强大动力,确保巡查反馈问题整改落实到位。巡查反馈会议结束后,市安委会对做好巡查整改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制定整改工作方案,成立了以市委副书记、市长为组长的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任副组长,负责巡查整改的协调推进工作。8月29日,市安委会全体(扩大)会议上,市领导提出了“照单全收、绝不回避、立说立行、倒排任务、举一反三、筑牢防线”的巡查整改落实具体要求。10月9日,市政府第36次常务会议专题听取巡查组巡查慈溪市整改落实情况工作汇报,就化工园区建设、开发区行政执法资格等问题再次进行了明确,并形成会议纪要。11月5日,集中整治专题会议后,市长召集市级有关部门,要求加快巡查整改报告中仍在整改的项目速度,确定专人负责,跟踪推进落实,确保整改实效。
二是查摆问题,抓好整改落实。市安委会制定了《关于印发宁波市安委会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巡查反馈问题整改方案的通知》,将巡查组反馈问题再次进行梳理,明确工作任务和分工、牵头(责任)单位、整改时限和整改措施,确保任务到人、责任到岗、要求到位。对有关部门、开发区、属地下达了任务分工清单,要求其根据文件明确的责任分工,进一步细化工作措施,聚焦问题精准落实,分门别类建立台账,按期完成整治工作目标。期间,市财政局、市消防救援大队、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发改局等部门就建设项目计划召开专题会商会议;市公安局(交警大队)会同市交通局、市住建局和属地部署开展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市应急管理局、市消防救援大队、市三改一拆办和属地就轻纺城整改落实开展会商研判等。
三是自我加压,确保整改实效。一是立说立行、立查立改。从6月10日起,市安委办、市级有关部门、属地镇(街道)、开发区根据陪同巡查时反馈掌握的情况,第一时间将存在的问题整理成清单,反馈给被巡查单位,督促其尽快制定整改方案,严格加以落实,对可以立即整改的隐患和问题立即整改;对一时难以整改的,要求明确整改时限和整改防范措施。二是自我加压、标本兼治。如针对消防安全风险突出、工业厂房违章搭建多、消防设施破损等问题,该市一方面结合全市“无违建”创建行动,排查全市严重影响消防安全的违章建筑17万平方米,涉及258个违建点,逐步消除企业外在安全风险。另一方面,在2017年、2018年连续两年开展消防生命通道整治工程基础上,继续推进合用场所、老旧市场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巩固整治成效,同时,大力推进“智慧消防”建设,9月3日,召开推进“智慧消防”座谈会,全面推广应用“智慧消防”,努力破解基层火灾防控瓶颈,确保火灾可防可控。三是以案为鉴、举一反三。宁海重大火灾事故给安全生产工作特别是“两小”涉危企业安全监管工作敲响警钟。一方面,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整治,彻底排摸、核查检查全市涉危企业,严厉打击使用危化品非法生产经营行为,10月16日,处罚一家未取得许可证从事危化品生产案子,罚没款金额达70.5万元,为全省同类案件最高值。另一方面,花力气整治“低散乱”区块,全年整治、淘汰“低散乱”企业(作坊)2000家以上,完成“小升规”100家以上,建成小微企业园11个,在建园区5个。四是落实资金、强化保障。针对道路交通安全设施不全、消防救援装备不够的情况,市里专门安排专项资金用于硬件设施的保障,市财政拨款1818万元用于G329慈溪段波形梁防撞护栏装设;拨款900万元用于中横线交通安全提升改造工程。另外,消防远程供水系统配备所需资金也已纳入2020年消防资金预算中。
二是查摆问题,抓好整改落实。市安委会制定了《关于印发宁波市安委会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巡查反馈问题整改方案的通知》,将巡查组反馈问题再次进行梳理,明确工作任务和分工、牵头(责任)单位、整改时限和整改措施,确保任务到人、责任到岗、要求到位。对有关部门、开发区、属地下达了任务分工清单,要求其根据文件明确的责任分工,进一步细化工作措施,聚焦问题精准落实,分门别类建立台账,按期完成整治工作目标。期间,市财政局、市消防救援大队、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发改局等部门就建设项目计划召开专题会商会议;市公安局(交警大队)会同市交通局、市住建局和属地部署开展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市应急管理局、市消防救援大队、市三改一拆办和属地就轻纺城整改落实开展会商研判等。
三是自我加压,确保整改实效。一是立说立行、立查立改。从6月10日起,市安委办、市级有关部门、属地镇(街道)、开发区根据陪同巡查时反馈掌握的情况,第一时间将存在的问题整理成清单,反馈给被巡查单位,督促其尽快制定整改方案,严格加以落实,对可以立即整改的隐患和问题立即整改;对一时难以整改的,要求明确整改时限和整改防范措施。二是自我加压、标本兼治。如针对消防安全风险突出、工业厂房违章搭建多、消防设施破损等问题,该市一方面结合全市“无违建”创建行动,排查全市严重影响消防安全的违章建筑17万平方米,涉及258个违建点,逐步消除企业外在安全风险。另一方面,在2017年、2018年连续两年开展消防生命通道整治工程基础上,继续推进合用场所、老旧市场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巩固整治成效,同时,大力推进“智慧消防”建设,9月3日,召开推进“智慧消防”座谈会,全面推广应用“智慧消防”,努力破解基层火灾防控瓶颈,确保火灾可防可控。三是以案为鉴、举一反三。宁海重大火灾事故给安全生产工作特别是“两小”涉危企业安全监管工作敲响警钟。一方面,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整治,彻底排摸、核查检查全市涉危企业,严厉打击使用危化品非法生产经营行为,10月16日,处罚一家未取得许可证从事危化品生产案子,罚没款金额达70.5万元,为全省同类案件最高值。另一方面,花力气整治“低散乱”区块,全年整治、淘汰“低散乱”企业(作坊)2000家以上,完成“小升规”100家以上,建成小微企业园11个,在建园区5个。四是落实资金、强化保障。针对道路交通安全设施不全、消防救援装备不够的情况,市里专门安排专项资金用于硬件设施的保障,市财政拨款1818万元用于G329慈溪段波形梁防撞护栏装设;拨款900万元用于中横线交通安全提升改造工程。另外,消防远程供水系统配备所需资金也已纳入2020年消防资金预算中。
截至目前,市级层面已完成整改3条,剩余2条正按要求抓紧整改,计划在2020年3月前全面完成;部门层面已完成6条,正在整改8条,其中5条属于长期性工作;镇(街道)、开发区层面的17条问题,已完成16条,正在整改1条。企业层面的13条问题,已完成整改11条,正在整改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