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拱墅区四个方面入手全力提升防灾减灾能力
发布日期:2019-11-20 00:00
来源:省应急管理厅
浏览次数:
为加强应对和防范自然灾害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杭州市拱墅区应急管理局从以减少灾害损失为核心的灾害治理模式向以减轻灾害风险为核心的综合灾害治理模式转变,多措并举扎实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全面提升辖区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一是建立机制,完善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建立区、街道、社区三级联动的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健全灾害信息员网格,定期开展灾害信息员业务培训,提升基层灾害综合治理队伍素质。
二是开展汛期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在汛前,加强对山塘水库、低洼积水点、在建工地、危房等隐患排查,建立健全安全隐患排查台账。在汛期全区共排查积水点隐患28处,在建工地隐患141处,危旧房屋170幢,隐患3处,发现隐患已全部整改,汛期共计转移人员18750人。
三是提升基层能力,构建防灾体系。为加强基层综合减灾能力建设,提高基层防御灾害能力,拱墅区共建设规范化避灾安置场所区级1个,社区级40个。同时有省级救灾示范点18个,国家级12个。这些示范点在对自身实际情况摸清摸实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制定应急预案及综合减灾工作计划目标、规章制度等,夯实社区防灾减灾基础。同时充分利用宣传橱窗、标语、宣传册等形式向社区居民普及防灾减灾、自救互救基本知识和技能,促使群众安全避险。
四是组织宣传活动,加大普及力度。全面加强防灾减灾救灾知识宣传。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各种新闻载体开展防灾减灾救灾知识宣传; 开展“5.12防灾减灾日”、“10.13国际减灾日”“安全生产月”等活动,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防灾减灾救灾知识的宣传,提高群众防灾减灾救灾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