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萧山区聚焦“小、散、乱、危”持续亮剑企业安全隐患
发布日期:2019-11-27 00:00 来源:省应急管理厅 浏览次数:

秋冬季节,气候干燥,大风等极端性天气多发,生产经营活动进入了活跃期与关键期,人员易疲劳松懈,各类安全事故风险提高。萧山区应急管理局与镇街持续发力,执法亮剑。9月以来,全区共检查企业6840家次,排查整改问题隐患13751处,立案查处188家,停产整顿9家,有力震慑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同时,持续对安全隐患企业在媒体上进行曝光接受社会监督。
查、停、腾、拆  小微企业整治不手软
萧山民营经济发达,不仅规模以上企业多,“作坊式”的小微企业(从业人员不超过300人或营业收入不超过 2000万元)更是遍布在各村、社区。但是由于小微企业规模小、资金少、生产经营主安全意识缺乏等,不同程度存在各类安全隐患,也成为我区生产安全和消防安全的“重灾区”。连日来,萧山区按照省、市部署要求,迅速出击,制定下发了《全区开展小微企业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综合整治方案》,并加强协同配合,全力开展小微企业专项整治。
走进某布厂就看到堆满布匹的地方停满了电动车,整个顶棚都是易燃的泡沫板组装而成,车间里更是脏乱不堪……“该企业违章搭建厂棚占用间距,影响消防安全及火灾扑救,一律依法停产整改。”检查组当即出具了停产整改通知,要求企业立即停产,整改到位通过验收后才能恢复生产。
11月19日以来,萧山区应急管理局联合区消防救援大队,对我区小微企业进行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共检查企业47家,发现隐患132处;立案查处15家,停产整顿9家,责令限期腾退1家,责令限期拆除不符合耐火等级设施2家。
“此次专项按照‘十个一律’要求,高标准严要求加以整治,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场所、企业,依法依规实施停产整顿,整改不到位的不得恢复生产。”区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小微企业整治行动将坚持干劲不松、标准不降,不收到预期的效果绝不收兵,最大限度降低小微企业的隐患,确保企业生产安全。
检、告、管、控  粉尘企业整治不松劲
涉爆粉尘企业危险系数高,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自3月起,由区应急管理局牵头,持续开展工贸行业涉爆粉尘企业安全专项整治。近日,结合小微企业专项整治,记者跟随着区应急管理局执法人员来到瓜沥镇的杭州某机械有限公司。刚走进大门,就看到油漆和固化剂随意堆放在一起,旁边还停着电瓶车;在喷漆喷粉车间,没有安装防爆装置,电线缺少穿管敷设;工作人员没有配备防护装置在进行砂轮机操作等安全隐患。“企业台账资料虽然比较齐备,但你们对安全生产的落实却只停留在‘纸上’,这些需要整改的地方一定要限期整改到位”,检查人员当场开具了整改通知书。
今年以来,萧山区应急管理局一方面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开展工贸行业涉爆粉尘企业安全专项整治社会化服务,对全区97家涉爆粉尘企业开展了全方位“体检”。另一方面,推行了岗位风险告知,并将涉爆粉尘企业分成ABCD四个等级,实现分级管控。专项整治期间,共开展涉爆粉尘企业专项执法检查67次,检查企业97家,排查隐患478条,立案查处19起,停产整顿21家,有力整顿涉爆粉尘企业安全生产秩序。
广、深、严、整  危化企业检查不停步
危险化学品向来是安全生产监管的重点领域。10月21日全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专题视频会议召开后,结合小微企业专项整治,区应急管理局在全区范围开展了危化品使用单位安全隐患深度排查整治行动。
全面核查企业经营范围是否含化工生产,实际生产经营活动是否与备案一致,是否违规建设化工装置(反应釜、搅拌装置等)等,尤其关注违法租赁厂房或设备代生产以转移安全风险的行为。并督促涉及使用危险化学品从事生产的企业按规定开展安全评价,并落实评价机构提出的整改意见。同时,将排查摸底的企业涉及的危险化学品的理化性质、存放数量等基本情况准确录入“全省危化品安全生产风险防控大数据平台”,实行动态监管。
10月以来,萧山区应急管理局对当下集中反映出的一些安全条件差、安全管理弱的企业,坚决加大整治力度,彻底整改事故隐患。共检查危化品使用单位78家,行政处罚26家、责令停产停业3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