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市五个推进全面总结汛期经验
发布日期:2019-11-04 00:00 来源:省应急管理厅 浏览次数:
       为进一步完善应急体制机制,做到查漏补缺,诸暨市全面总结汛期经验,五项工作逐步推进确保踏石有印,抓铁有痕。
       继续推进基层防汛防台工作。诸暨市结合防汛工作“八个一”活动,5月初与各镇街签订防汛防台责任书,明确责任体系,并根据防汛检查结果落实了一系列度汛安全措施,继续夯实防汛基础。台风防御期间,诸暨市防指办多次对镇、村各类防汛责任人职责履职情况进行抽查,并要求对抽查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加强基层各类责任人的防汛责任意识。同时,继续修编完善全市503个村级防汛防台形势图,切实提升基层防汛能力。
       积极推进避灾场所建设。年初绍兴市对诸暨市下达了新建或改建40处避灾场所的任务。诸暨市防指结合实际情况,在绍兴的要求基础上,新增40处避灾场所的新建或改建任务,并要求各镇街在9月底完成建设。截止10月底,已完成80个避灾场所的验收任务。对于验收过程中发现的隐患和不足,要求各避灾安置点迅速制定整改方案,确保全面整改到位。同时对已建成的避灾安置场所实行“回头看”,确保避灾安置场所规范化建设工作有序进行。
       加快推进应急保障能力。在今年“利奇马”台风防御过程中,暴露出诸暨市应急保障能力不够强。市防指会同主要防指成员单位,梳理提出加强应急指挥体系建设、基层保障、预测预警、城市抢险能力等方面的意见,主要包括应急指挥车、应急保障车、无人机、卫星电话、单兵通信设备、各行政村发电机、避灾场所监控设备、电力通信抢险设备、水雨情采集装置、主要流域视频监控点、水库安全监测设施、各类清障车辆等物资设备的配备。
       全面推进地质灾害防治工作。8月永嘉堰塞湖事件后,诸暨市防指会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部门就地质灾害防范等内容召开会议,对小流域泥石流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农村山区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等成果所划定的中高易发区、重点防治区和高风险区的村庄和人口聚集区等高风险区范围进行修正。通过对比、分析和归纳,初步划定赵家镇新绛霞自然村、东和乡施坞闹桥村、岭北镇孚家湖自然村和马剑镇狮源村近家山自然村4处村庄为高风险自然村。初步划定四处高风险村庄在不同前期过程降雨量情形下发生地质灾害的临界降雨量阈值,对地质灾害预警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有效推进城市排涝能力建设。针对防御梅雨过程中反映出的城市内涝问题,诸暨市防指会同市建设局全面摸排易积水点,梳理积水原因,制定一点一策整治方案,并科学合理制定排涝预案。同时开展雨水管渠的清淤、清障及改造工作,提升雨水管渠的排水功能,并提出要加快电排泵站建设等相关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