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浔区着力创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效果显著
发布日期:2019-12-26 00:00 来源:省应急管理厅 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南浔区进一步加强避灾场所规范化建设,结合主题教育指导工作,在省市下达20个建设任务的基础上,自我加压增加20个建设任务,通过研究建设标准要求、定期走访调查建设进度、协调解决各点位难题等措施,进一步提升和完善避灾场所的功能和物资配备,规范避灾安置场所工作流程,健全避灾安置场所各项管理制度。今年以来,我区已成功创建国家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2个,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3个。
       一是开展避灾安置场所规范化建设。按照省市避灾场所规范化建设目标任务和要求,对36个村级避灾安置点、4个镇级避灾安置中心共40个避灾安置场所参照《避灾安置场所建设与管理规范》、《避灾安置场所内救灾物资储各和管理规范》技术规范进行规范化建设。通过摸底调研、落实经费、培训指导、试点先行等措施,40个规范点于11月上旬全部验收完毕。9月中旬还联合派驻纪检监察组对我区避灾安置场所规范化建设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对督查发现的问题,当场要求项目负责人进行整改。
       二是开展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2019年度南浔区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1个,创建全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2个,深入推进创建工作,提升基层社区综合防灾减灾能力。6月起走访各社区,了解创建基础情况,排摸出可以开展创建的单位。在9月底前按《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标准》逐条对照,对开展创建工作的社区根据创建标准予以指导,健全社区减灾组织机构,配齐社区内应急避难场所标志牌、指示牌和应急救灾物资,各项指标基本达到争创标准,确保创建实效,10月初完成争创资料申报。
       三是做好减灾救灾宣传和培训工作。7月初组织全区村镇灾害信息员共250余人参加区局组织的灾害信息员培训班,培训详细讲解了报灾系统实操和避灾场所规范化建设;8月初组织2019年度避灾安置场所规范化建设村镇联络员共40余人开展现场推进培训会,进一步有序高效推进全区避灾安置场所规范化建设。组织开展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和10.13国际减灾日两次减灾救灾专题宣传活动,联合消防、教育、科技、住建、交通、水利、卫健、公安等有关部门开展公益宣传,通过举办现场咨询活动、组织应急逃生演练、举办防震减灾知识讲座等活动,展览宣传展板50余块、播放宣传短片200余分钟、接受现场咨询600余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30000余份以及应急自救体验,向社会公众尤其是中小学生、社区居民、务工人员等宣传普及台风、洪涝、地质、地震等各类自然灾害及生产安全、火灾、燃气泄漏等事故知识和防范应对措施,进一步提升民众风险防范意识和应急避灾能力,扩大防灾减灾知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