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元县聚焦打造“1+N”智慧应急体系,开创应急联动新格局
发布日期:2019-03-20 00:00
来源:省应急管理厅
浏览次数:
庆元县地处浙江西南部,下辖19个乡镇(街道),森林覆盖率86.06%,地处山区,村落分散,是防汛防台,森林防火和地质灾害重点防控区域。庆元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应急响应处置工作,结合庆元实际情况,2013年8月创建全省首家“五台合一”社会服务管理指挥中心,并先后获得首批全国创新社会治理优秀案例、第三届浙江省公共管理十佳创新奖、法治浙江建设十周年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经过五年的探索实践,管理指挥中心已经打造成为新时代应急指挥、治安防控、公共服务、城市管理、安全预警、信息研判为一体的“1+N”综合应急指挥平台基础应急管理“庆元模式。”
一、集约资源,破解了应急防控资源分散之难题。
庆元应急指挥中心整治分散的条块资源,实现应急管控系统化,使政府相应部门在应急处置和便民服务时体现团队作战的高效,各司其职又相互协作,多网融合又政出一门。一是有序整合外部指挥平台。整合政府应急联动、公安“110”、住建“数字城管”、又兼容区域报警系统、“四个平台”、平安建设等十个信息平台系统,形成了集联动指挥、应急救助、服务民生、监督举报等为一体的“1+N”社会应急管控综合指挥平台。二是有机融合内部资源。为避免操作系统的繁杂性和重复性,庆元县应急指挥中心合并简化工作流程,将各块业务的派单操作程序集中到“数字城管”操作系统上,实现资源共享共用,信息互联互通,处置及时高效。三是有效节约财政资源。“多台合一”的模式极大缓解了地方财政压力,平台建设仅用了1200余万元,年运行经费仅需200多万元,节约建设资金65%;合建模式运作配备工作人员41人,减少行政人员47%。
二、建标立制,破解了应急管控机制缺位之难题。
庆元县应急管理指挥中心实行标准化管理,量化应急响应工作,确保应急管理工作一贯性、全面性、持续性、稳定性。避免产生工作断档,人走政息现象。一是梳理规范制度脉络。整个各部门应急处置工作职责,制定出涵盖各部门联动程序、考核办法的《庆元县社会治理分级模式要求及处置方法程序》等10余项制度,确保部门应急响应有章可循。二是定制地方运行标准。规范部门运行机制,指挥中心制定各类工作标准148项,其中《庆元县社会应急联动管理规范》、《庆元县“数字城管”管理规范》成为县一级地方标准,确保工作的规范性和持续性。2015年指挥中心被评为浙江省首批服务业标化优秀项目,2017年5月获评国家标准化项目试点。三是强化考核监督机制。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首接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动态跟踪制和24小时值班制。加强效能监督,按月对联动单位工作完成情况进行通报,对未按时按要求处置的联动单位予以问责
三、横纵联动,破解了应急联动响应不畅之难题。
庆元应急指挥中心联合全县所有机关部门、乡镇街道、社会团体,集成运用信息网络和通信系统“大数据”,对应急类处置、非应急类服务、网络派单等案件实行三级联动权威指挥。一是横向联动全县部门。按应急处置主次职责将92个部门和19个乡镇(街道)分为一、二、三级联动层级。一级联动单位,主要承担应急处置、紧急救助等工作;二级联动单位,主要承担城市管理、社会服务等工作;三级联动单位,主要承担服务保障,善后处置和责任追究等工作。二是纵向联动乡镇村企。与92个机关部门、19个乡镇(街道)四个平台、353个村级(社区)便民服务中心构建自上而下三级联动体系。三级联动指挥处置实现了案(事)件受理率、联动出勤率、准点率、反馈率、回访率“五个100%”。三是统一指令权威指挥。应急指挥中心实行统一接警、分类指派、限时处置,承办单位执行“先受理、先处置、后移交”原则,需要多部门协同处置的,按照职能管辖,直接联动指派处置,实现应急处置协调有序、快捷高效。
四、信息疏导,破解了应急处置信息孤岛之难题。
应急指挥中心利用“互联网+应急管理”,搭建信息交流平台,拉近政府与群众距离,实现应急响应服务民生更全面、更贴心、更优质、更快捷。一是统一信息受理平台。融合“110”报警热线和“96345”服务热线,分别集中受理应急类事务和服务类事务,方便了群众及时反映各类民生信息,截至目前2月,“110”受理群众报警求助83930起,联动处置应急类(案)事件1801起,96345受理群众各类咨询投诉25245起,平安建设信息系统全县413名网格员采集信息 187847条,基层治理综合信息平台上报信息177355条,办结176944条。二是畅通应急管控渠道。指挥中心配备一套集图像监控、通信指挥、计算机网络等功能为一体的科技辅助系统,接线员在接听热线电话时,可实时察看全县1300多个监控探头,随时调阅重点单位、企业、学校、敬老院、商场及全县水库、防洪工程、重点目标单位实时动态。指挥中心还配备了100多部应急联动单兵和车载3G视频,一辆多功能专用指挥车,指挥车上安装了办公、会议和指挥设施,在发生紧急情况时,为现场指挥调度提供了全景式保障体系。
五、政社联通,破解了应急管理共治乏力至难题。
应急指挥中心坚持以“政府主导、企业合力、社会参与”的原则,促进专业救援队伍和企业人员、民间力量相融合。一是吸纳社会资源。广泛收集社会资源,采集基层政府、社会团体、企业组织等人员信息4000多条,组建技术团队73个,民间义务救援队伍25支,共计761人,招募平安志愿者1000余人。二是加强四个平台建设。合理优化统筹全县389个农村平安网格,应急管控工作从“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转变,构建基层应急防御体系“一张网”,形成应急工作共建共治共享合力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