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支队瞄准“实效、实用、实战” 拉紧文物古建筑防火弦
发布日期:2019-04-28 00:00
来源:省应急管理厅
浏览次数:
法国巴黎圣母院大火为文物保护敲响警钟。目前,杭州全市各级文保单位(点)共有900多处,大约70%是建筑,且大部分以砖木结构为主,消防安全形势较为严峻。为深刻汲取事故教训,进一步加强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管理,杭州支队主动协调、深化举措,不断在实效性、实用性和实战性上下功夫,扎实推动提升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水平。
在实效性上下功夫,部门联动严查火患。法国巴黎圣母院大火发生后,国家文物局于4月16日发出通知,要求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开展消防安全检查。根据通知要求,支队与市文物保护部门立即组成联合检查小组,按照“一个场所不漏,一处隐患不漏”的原则,对全市省、市、县三级900多处文物保护单位和800多处历史建筑进行消防安全检查,摸清场所基本信息、消防安全条件、火灾危险部位和具体火灾隐患,并建立隐患清单,分单位、分类型制订整改计划,分步实施整改。为提高社会影响力,4月16日至18日,支队还邀请浙江经视、钱江晚报等媒体记者跟踪拍摄六和塔、岳王庙、净慈寺检查过程,对检查中发现的火灾隐患进行曝光。
在实用性上下功夫,铺设科技管理道路。根据当前杭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存在的电气火灾隐患突出、消防安全管理松懈等问题,支队在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治理的同时,严格督促文物保护单位落实主体单位,结合文物修缮同步改造增设消防设施,全面推广远程监控、智慧用电等设施设备,用技防弥补人防不足,切实提升技防水平。2019年,支队以寺庙文物建筑“净慈寺”为示范单位,在全市宗教活动场所推广“智慧消防”建设工作,探索出了一套适合宗教场所风格和发展的消防安全防范措施。目前,全市已有20多个文保单位成为物联网电气火灾风险管理系统试点,其中,岳庙全新引入消防物联网系统,已有80%的设施安装完成并投入使用,预计今年五一后能全部完成。
在实战性上下功夫,强化灭火救援技能。支队专门派出骨干成员对全市文物古建筑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微型消防站人员进行指导培训。协助各微型消防站第一时间建立联勤联训制度,完善灭火和疏散预案,积极开展业务训练,规范执勤训练行动,提高灭火救援技能,确保达到“发现火情后1分钟内到现场核实,3分钟内赶赴现场处置”的工作要求。同时,支队各级进一步加强文保单位“六熟悉”工作,更新完善灭火应急救援预案,做到“一场一预案”,并联合单位微型消防站开展实战演练,确保发生火灾第一时间有效处置。4月22日,支队联合杭州市园文局在孔庙大成殿举办杭州市文物建筑消防安全现场大演练活动,检验孔庙附近微型消防站和安保队伍应急反应及处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