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全面推进多种形式消防力量建设 扩大应急处置庇护“半径”
发布日期:2019-04-28 00:00 来源:省应急管理厅 浏览次数:
  近年来,杭州市紧盯“灭早、灭小、灭初期”目标,扎实推动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将灭火救援力量补充和延伸至一线,有效缩小“作战”范围,扩大安全庇护“半径”。
  整合多种力量,扩大安全庇护半径。整合多种应急救援力量,构建由乡镇、街道政府专职消防队、企业专职消防队、乡镇志愿消防队、千人村志愿消防队和微型消防站共同组成的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力量体系,全面覆盖全市各乡镇、街道、社区、千人行政村和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特别是在应急救援力量薄弱区域建立社区、重点单位、大型企业微型消防站互补互助机制,全力填补空白盲区。目前,杭州市已建有乡镇、街道政府专职消防队48支,其中乡镇一级队13支,乡镇二级队24支,街道队11支,共有专职消防员604人,各类执勤车辆67辆;建有乡镇志愿消防队57支,千人村志愿消防队1026支,相关志愿消防人员达6500余人。建成6683个微型消防站,其中社区微型消防站919个,重点单位微型消防站5569个,一般单位微型消防站195个。
  提档升级队站,实现统一调度指挥。将提高全市专职、志愿消防队伍建设水平及微型消防站建设作为消防安全三年翻身仗的重点内容进行部署推进。依托地方党委政府,以《乡镇消防队》、《浙江省社会消防组织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为依据,开展全市专职、志愿队的达标建设工作,2019年内杭州市拟将完成2支乡镇一级专职消防队,2支乡镇二级专职队消防队,25支乡镇志愿消防队和40支千人村志愿消防队的达标升级工作。根据《浙江省2019年度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要求,对300个社区微型消防站进行提档升级。提升队伍联动反应能力。将已建成的专职队、微型站全部纳入119大集中接处警系统,通过安装接处警平台、指尖战勤(微站版)APP软件,配发互联网对讲机等方式进一步加强对全市多种形式消防队伍的调度指挥,达到“一点着火、多点出动、协同作战”目的。
  规范执勤秩序,提升消防业务水平。组织开展“六熟悉”、预案演练等灭火救援常态化工作,提升队员应急救援反应、处置能力,3月1日至4月5日,支队累计电话检查拉动微型消防站2046家,实地检查拉动微型消防站365家。制作预案77家,熟悉480家,演练392家。每季度组织专职、志愿消防队队长、社会救援力量负责人召开例会,定期对专职、志愿消防队进行巡查指导,及时掌握了解各队伍日常工作开展情况及出现的问题、难题,保障各项工作有序顺利进行。通过组织专职消防队队员到队跟班轮训及开展业务技能竞赛活动,检验与提升队伍灭火救援业务能力。3月30日,上城区举办第三届微型消防站业务技能大比武,116支队伍同台竞技。4月14日,桐庐县江南镇组织开展大比武活动,全镇8支村级义务消防队竞技“水泵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