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江区念好“三字诀”打好社会化创安“组合拳”
发布日期:2019-04-28 00:00 来源:省应急管理厅 浏览次数:
        近年来,衢江区结合辖区内企业行业门类多、“低小散”的工作实际,在社会化服务机构方面突出“宽、深、密”三字诀,打好社会化创安“组合拳”。
        一是安环责任险突出一个“宽”字。将全区化工、矿山、造纸、金属制品、家具制造五大行业,110家生产经营单位作为近三年工作试点,按照“政保合作”模式,试点期间区财政对参保企业提供50%的保费补贴,保险公司在承保期间将聘请社会化安全生产技术服务力量深入企业开展一次安全风险评估,二次安全教育培训,四次现场隐患排查。目前,全区已承保企业47家,实现保费收入289万元,产生理赔金额107万元,承保企业覆盖化工、矿山、危化、金属制品等行业领域,其中危化、矿山已实现承保全覆盖。今年以来,社会化安全生产技术服务力量入企业进车间开展培训52次,开展现场隐患排查93次。
        二是社会化服务机构管理突出一个“深”字。健全社会化服务机构履职尽责体制机制,规范合同签订标准,要求社会化服务机构依据法律法规以及平安建设、企业安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开展服务指导。对社会化服务机构实行常态化督导,实行一季一次专项督导制度,督导结果形成督导通报,及时反馈到各个乡镇、部门,实行社会化服务机构对标指导报告制、定期指导服务制、风险排查告知制、信用服务通报制,组织社会化服务机构负责人签订《衢江区社会化服务机构承诺书》,对非法挂靠、转包服务项目,出具虚假的或者严重失实的安全技术管理服务报告。
       三是智慧安监突出一个“密”字。“智慧用电”方面,将“智慧用电”推广安装纳入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明确推广目标和进度要求,同时加强政府扶持力度,2018年将资金补助金额提高到560元/套,引导安装系统478套,新增使用单位125家,三年内累计完成“智慧用电”安装2600余套。加快“智慧安监”平台建设,实现管理重心的前移和监督力度的加强,同时也为紧急情况救援提供切实有效的数据参考,目前已完成对浙江中园气体有限公司和浙江国宇塑业有限公司的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系统建设,做好示范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