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岭市全面开展高层建筑电梯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
发布日期:2019-04-28 00:00
来源:省应急管理厅
浏览次数:
一、加强组织部署,严落实,齐发力。
根据台州市安委办下发的《关于开展全市高层建筑电梯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的通知》要求,结合温岭实际,出台《温岭市高层建筑电梯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温安办〔2019〕16号),要求应急管理、市场监管、住房和城建、消防救援、各行业主管部门和各镇(街道、区)各司其职、齐心协力,对全市公众聚集场所和写字楼、住宅小区及行政事业单位的高层建筑电梯进行全面排查整治。3月26日下午,该市召开全市高层建筑电梯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部署会议,全市各物业服务企业负责人、项目经理共100多人参加会议。会议要求电梯使用单位切实负起安全主体责任,全面开展自查自纠,强化安全用梯宣传和应急救援。在全面部署的同时,我市加强宣传引导,广泛营造高压整治态势。督促物业企业利用物业小区的消防安全宣传橱窗,动态更新整治行动内容,实现面上宣传全覆盖,并借助微信直播等新媒体,对部分安全隐患点名曝光,形成强大舆论效应。
二、全面开展摸排,建台账,明底数。
工作部署会召开之后,该市各地各相关部门,迅速行动,根据各自职责分工,结合日常监管,全面开展辖区高层建筑电梯安全隐患大排查,并根据排查情况,建立电梯安全情况台账清单。根据排查统计,目前该市共有高层建筑电梯使用单位318家,涉及高层建筑物882幢,共有在用电梯2685台。其中,太平街道、城东街道、城西街道、大溪镇、泽国镇为高层建筑电梯密集区,多为高层建筑住宅小区、高层建筑公共场所和企事业单位等,约占全市高层建筑电梯数的70%以上,为本次专项行动的重点区域。
三、深化隐患排查,六必查,六必看。
在前期摸排的基础上,由各镇(街道)牵头深入各住宅小区、写字楼、公共聚集场所开展电梯隐患排查整治大行动。重点围绕电梯本质安全、消防安全、维护保养、应急救援等环节,实施“六查、六看”, 即查使用单位,看安全主体责任是否落实,是否按规定设置专(兼)职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查使用登记,看电梯是否办理使用登记;查检验情况,看电梯是否定期检验,有无存在超期未检验情况;查维护保养,看维保人员是否持证上岗,维保责任是否落实,维保记录是否齐全;查应急救援,是否设置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查在用设备,看电梯管理责任人是否明示、安全注意事项和警示标志是否张贴等。通过检查,及时纠正电梯不安全使用行为,强化电梯规范维保,努力保障在用电梯安全平稳运行。截至目前,共检查高层建筑电梯使用单位126家,涉及建筑物694幢,检查电梯1336台,发现安全隐患45项共184处。此外,按照消防整治“八个一律”工作要求,围绕消防制度上墙、消防通道清理、消防登高场地划线、车辆规范停放等重点工作,开展全市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集中整治。对消防通道、管道井、划线消防登高场地等进行全面清理,坚决拆除影响消防安全的违法建设,全市有物业高层住宅均已建立楼长制。
四、厘清工作难点,勤问诊,寻良方。
排查发现当前全市高层建筑电梯安全工作主要存在三个难题亟需解决,分别为:一是电梯维保质量差。部分在我市从事电梯维保业务的维保单位未及时向市场监管局报备,没有制订详细的维保方案,且有部分维保单位未按安全技术规范要求进行维保,未建立一梯一档案、未按照规定保存至少4年时间。如某电梯维保单位存在虚假维保,电梯轿厢中电梯维保标志显示正常而维保记录台账缺失,现已对该维保单位进行立案处罚。二是业主安全意识薄。大部分使用单位存在一切依靠电梯维保单位的思想,将电梯使用登记、电梯定期检验申报、配合接受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人员检查等主体责任交由电梯维保人员,未按要求进行电梯事故及应急救援预案演练,也未履消防安全管理职责。另外,由于业主消防安全意识薄弱,高层建筑消防通道堵塞、占用等问题履禁不止。部分小区存在值班室、消控室人员缺岗、五方通话损坏或信号差、报警电话无人接听的现象。部分新建小区在装修阶段违规使用乘客电梯运送建筑材料,长期满载和不均匀载荷,导致电梯导轨不均匀磨损、安全保护开关错位等,一些电梯大修产生的电梯维修费用较难支取等情况。三是电梯配套设施弱。“电梯猫”安装要根据上级进度安排,我市中心城区、中心镇的小区和公共场所安装较早,在乡镇的小区和公共场所安装进度缓慢。另外电梯底坑、井道存在渗漏水现象,部分机房通风降温措施跟不上要求,部分小区地势设计存在缺陷,雨水流入电梯底坑,底坑进水产生潮湿,造成底坑线路开关生锈、短路等问题。
五、狠抓隐患整改,签“三书”,全闭环。
各地各部门,针对排查发现的电梯安全隐患,进行逐条登记,并实施隐患闭环管理。市市场监管局牵头成立6个督查组,对全市高层建筑电梯安全隐患大排查工作进行实地督查,对发现的隐患整治情况进行逐一验收复查。对不能立即整改的问题隐患,全程跟踪,严密监控;对重大隐患实行挂牌督办,严格整改。截至目前,共下达指令书13份,立案3件,罚没款3.7万元。同时,严格督促使用单位、物业公司落实主体责任,实行特种设备安全责任承诺制,与高层建筑电梯使用单位签订“特种设备三书”(电梯安全主体责任告知书、安全使用承诺书、安全隐患治理确认书),对维保记录不规范、虚假维保、量化考核为D类的6家电梯维保单位开展行政约谈,要求各使用单位、物业公司、维保单位对照职责,切实抓牢、抓实隐患整改。此外,加快镇(街道)住宅小区的“电梯猫”安装进程,组织物业企业开展消防培训,取得建(构)筑物消防员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消防专业培训学校结业证,全力提升高层建筑电梯安全本质水平。
六、强化评估考核,创亮点,求长效。
一是引入安全评估,破老旧电梯顽疾。该市在台州率先创新性开展老旧电梯安全评估工作,截至目前,2018年到期的39台老旧住宅电梯安全评估工作已全部完成,市财政19.5万元补贴资金已经补助到位,36台“建议改造”和“建议修理”电梯已实施改造。2019年到期的56台15年以上老旧住宅电梯安全评估费用28万元已列入财政预算。市财政明确将全额保障每年到期的15年以上老旧住宅电梯安全评估费用。二是强化考核管理,提电梯监管效能。制定《温岭市住宅小区电梯安全管理检查考核细则》,开展住宅小区电梯安全管理考核,每年对住宅小区电梯安全管理进行风险评估,视风险情况实行ABC差异化、精准化动态监管,明确不同的监督检查频次和监察重点,倒逼物业服务公司切实提高电梯安全管理水平。三是加强信用等级评定,形成行业震慑效果。将高层建筑消防设施修复、维保、远程监控专项工作纳入物业服务企业信用等级评定制度,对工作不到位、效果不明显的物业企业采取约谈、信用减分、处罚等方式,在行业内形成有力震慑效果。至目前,150个高层物业小区维保率达92.7%,远程监控接入率达92%。该市更是发出台州首份物业服务企业信用减分通知书,对27家企业实行信用加分,对28家实行信用减分,对43家物业企业进行集体消防约谈,并处罚1家物业企业,传唤4人次物业企业负责人。
下阶段,该市将继续在日常监察、隐患治理、应急管控、宣传教育、考核评估等方面加大力度,下大功夫,在落实业主、物业、维保单位主体责任上加强研究,努力探索高层电梯安全监管长效机制,确保安全责任有落实,安全运营有信心,安全用梯有保障。同时,加强高层公共建筑消防安全整治力度,确保高层公共建筑消防设施功能完好率、消防远程监控系统联网率均达100%,高层居住建筑“两率”均达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