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江区安委办开展危险化学品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
发布日期:2019-04-04 00:00 来源:省应急管理厅 浏览次数:

       为深刻吸取河北省张家口市“11·28”爆燃事故、江苏响水“3·21”化工厂爆炸事故教训,区安委办结合《滨江区危险化学品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实施方案》要求,从2018年12月至今,在全区范围内集中开展了危险化学品安全专项整治。
       一、整治全覆盖,职能分工明确
       各有关部门对区内涉及易爆危化品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废弃等环节的危险化学品单位开展了整治行动,全面加强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
       一是深入排查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区应急管理局、属地街道排查危险化学品经营、储存、使用企业,将危化品企业信息录入“一图一表”系统;区公安分局负责排查企业易制爆化学品储存场所风险;区城管局负责排查未经许可违法经营瓶装燃气及燃气管网的野蛮施工、侵占、毁损等违法行为;消防救援大队负责排查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易燃易爆危化品安全风险;区市场监管局重点排查涉及易燃易爆危化品特种设备的安全风险。
       二是加强危险化学品运输过程安全管理。由滨江交警大队、运管处负责加强危化品运输车辆非法挂靠、超限载、超速行驶、不按规定设置警示标志、未经批准进入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限制通行区域,以及不按规定的通行时间、路线行驶等环节的检查力度,着重对危化品运输车辆违规停放进行严格执法。
       三是加强危险化学品使用单位“清污分流”安全管理。由生态环境分局负责督促危化品使用企业及时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加强危废物料排放的收集和处置监管,特别是严禁涉及带有易燃易爆化工物料的污水通过下水管网排出厂外,督促企业建立完善下水管网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人员,确保实现“清污分流”。
       四是严格化工过程安全管理,全面实施风险分级管控。由区应急管理局督促重大危险源企业按照《杭州市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施指南(试用版) 》落实企业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强化化工过程安全管理,完善操作规程,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加强动火、有限空间、检维修、外来承包商等重点环节安全管理。
       二、注重工作实效,整治不走过场
       区应急管理局联合各街道排查了危险化学品经营、储存、使用企业,并对84家危险化学品使用企业信息进行危化品“一图一表”系统录入。从排查的情况来看,区内未发现涉及使用氯乙烯及类似危化品的企业。同时,区应急管理局还加强对2家重大危险源、7家加油站的巡查,对储罐区、卸油区、分解房等重点区域发现的29处问题,已督促企业整改完毕。此外,区应急管理局完成了全区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电子分布图的绘制工作。
       区公安分局根据《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储存场所治安防范要求》对区内110家易制爆从业单位开展重点检查,对易制爆化学品的管理、使用和储存做了进一步的规范。本次行动共出动警力50余人,开具整改通知书43份,行政处罚11家,对不符合标准的单位责令限期改正直至验收通过。
       区城管局发挥路面巡查队员人多面广的优势,强力打击非法运输、经营瓶装燃气行为。整治期间累计查扣燃气瓶66只。并组织开展餐饮行业燃气使用规范大检查,共检查小型餐饮企业100余家,进一步规范了区内餐饮场所燃气使用。
生态环境分局对区内8家重点企业的危废物处理情况进行了细致检查,并建立定期巡查制度,加强监管企业危废处置过程,确保消除安全隐患。
       区市场监管局对区内2家涉危化品承压类特种设备的企业开展了安全检查,除核对特种设备检验是否在有效期内、特种人员是否持证上岗等信息外,对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标准,要求企业有效落实特种设备安全工作,建立完善应急处置制度。
       三、吸取事故教训,保持监管高压
       3月21日,江苏响水“3·21”化工厂爆炸事故,截至目前已造成78人死亡,区应急管理局立即向危险化学品重点监管单位传达事故基本情况,并要求各企业先行做好自查工作。同时,对区内加油站、重大危险源单位进行突击执法行动,发现部分单位存在液位仪未安装UPS设备、卸油区污水井盖未封闭、危险化学品中转库可燃气体报警仪设备未安装等问题,要求各企业立即整改,一时无法整改到位的,按照隐患整改“五落实”要求抓紧落实整改。
       下阶段,区安委办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关于江苏响水“3·21”爆炸事故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全省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视频会议的工作要求,制定新一轮全区危险化学品整治方案,加强危险化学品经营、使用单位单位责任制落实、人员教育培训、现场管理、设备设施维护检测等方面的监管;继续梳理排摸危化品使用单位,加大相关单位监管力度,规范该类企业危险化学品仓库管理;加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单位监督检查力度,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保持危化领域的高压安全监管态势,杜绝危险化学品领域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