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市普陀山“六个强化”抓好森林防火工作
发布日期:2019-05-10 00:00 来源:省应急管理厅 浏览次数:
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5A级风景旅游区。全山总面积12.5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和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73.4%和84.9%,有百年以上树龄的古树名木1315棵,被称为“海上植物园”。近年来,随着普陀山知名度和美誉度的不断提高,来山香游客、游客人数逐年递增,据统计:2018年,全山共接待国内外香客、游客915.07万人次,比2017年同期增长6.7%,创历史新高。在来山香客、游客人数连年增加,森林防火任务越来越繁重的形势下,普陀山-朱家尖管委会(以下简称管委会)通过采取“六个强化”措施,切实做好全山森林防火工作,取得了连续24年无森林火灾的好成绩。
一、强化组织领导,层层落实责任。为加强对普陀山森林防火工作的领导,从管委会到单位(企业)、社区(村)都建立了组织领导机构,构筑了指挥、专业、业余3张森林防火扑救体系网。每年11月1日至次年4月30日为普陀山的森林防火期。在每年森林防火期来临之际,管委会都要召开全山防火工作会议,认真总结上年度森林防火工作的经验教训,及时部署新年度全山防火工作,并引导干部群众和香客、游客从维护景区林业生态安全、构建和谐普陀山的大局出发,充分认识抓好森林防火工作的重要性。管委会还与普陀山各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严格落实森林防火行政首长负责制和部门分工协作责任制,使防火工作始终处于强有力的政府推动之下。各单位负责人也划区包干,与林区、社区的护林员、安全管理员等责任人签订责任状,签订率达到100%。通过层层签订多轨制森林防火责任状,使普陀山建立起了上有领导管,下有专人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把森林防火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单位、每一座山头、每一块绿地、每一个人。
二、强化资金筹措,经费保障到位。一直以来,管委会都把森林消防基础设施及装备建设纳入景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把森林防火经费纳入管委会财政预算,加大投入力度,确保经费保障到位。一是开展林火预报监测系统建设。近年来,管委会共投入资金100余万元,在白桦山、飞沙岙、洛峤、索道、朝阳阁、祖福山庄、龙沙海塘、南天门、千步沙、小水浪安装了10个监控探头。同时加强火情监控终端房建设,增加了电脑、对讲机、摇杆器等硬件设备,并安装了电子屏幕,每日播放森林火险等级和气温、风力等气象信息,有效地发挥了森林防火电子监控作用,实现了火情全方位、全天候、全覆盖监测。二是开展水源储备系统建设。管委会投入300余万元,在全山重点景区和林区建造了10座森林防火专用蓄水池,解决了部分山林,特别是洛迦山区域水源紧缺、人工扑救山火困难的问题,保障了水源供给,确保了森林资源的安全。三是不断完善个人防扑火装备。按照《森林消防队伍设施装备标准》,管委会配足配齐交通和通讯工具、扑火机具、防护用具等装备,及时引进先进灭火装备,努力提高装备的灭火效能。2017年,投入资金近30万元,新购买了一辆高扬程森林消防车,用于普陀山景区的森林灭火,也是舟山首辆森林消防车。同时,管委会每年投入资金30万元用于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先后购置了手抬机动泵、进口风力灭火机、灭火弹、二号工具、消防水枪、马夹式水枪、扑火组合工具、迷彩式灭火泵等扑火装备以及自救呼吸器、呼救器、靴子等个人防护装备,并为普陀山各社区、村委补充了森林消防铲等扑火工具,为做好森林消防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三、强化宣传教育,增强防火意识。管委会加大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力度,不断增强普陀山居民和来山香客、游客的森林防火意识。一是利用媒体宣传。运用宣传横幅、有线电视、语音广播、电子屏幕、旅游官方网站等载体,播报、刊发森林防火知识,做到“电视里有影、网络上有文、广播中有声”,还对原有的森林防火宣传标语进行了全面刷新,使森林防火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每年在“安全生产月”、春节、清明、三大香会节、浙江省森林消防宣传月等活动期间,组织人员深入景区、林区、社区,以防火宣传展板、公开信、宣传手册、防火明信片等资料的形式,向普陀山居民和来山香客、游客宣传森林防火知识,使他们进一步了解森林火灾的危害性和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的重要性。二是抓好重点人群宣传。管委会定期开展宣传活动,组织民警经常给普陀山学校学生上森林防火安全教育课,组织学生开展春节、清明等节假日期间的森林防火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向小学生发放宣传图册、景区防火宣传资料、小学生联系卡,为在活动中表现优秀的同学颁发奖状和奖品,以增强未成年人的防火意识。管委会坚持开展森林防火上门宣传活动,组织相关人员深入各社区、村委、居民家中,尤其是对各寺庙、建筑工地等防火重点单位进行了走访,向其宣传森林防火基本知识和普陀山野外用火管理规定、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发放各种森林防火宣传图册等资料。
四、强化火源管理,排除火灾隐患。针对每年春节、清明两大森林消防高危险期,管委会都要在第一时间对普陀山森林防火工作进行专题研究,落实森林消防专题工作方案。一是采用“人盯坟”战术。以责任区为单位,在前寺岗墩、隐秀庵、洛峤岗墩、飞沙岙口、合兴公募设立5个森防检查站,落实入山入林人员登记制度,加大巡护密度,把好路口、看住坟头。对入山入林人员严把各类火种入山关,密切监视入山入林人员动态,形成管控火源的高压态势。二是采用“拦路’登记办法。安排执法人员、社区干部职工和义工参加巡逻管理,仔细登记上坟祭祖人员名单,并向他们宣传森林防火的重要性,增强他们文明祭祖自觉性,使他们也参与到森林防火的工作中来。期间,管委会领导还深入主要坟墓集中区,对森林消防各项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巡查,做到思想不松懈、工作不松劲,确保春节、清明两大森林防火危险期做到“零火情”。三是认真开展火灾隐患排查。对火灾易发多发区域、景区等关键部位实行重点防范,并认真进行整改,排除火灾隐患。四是积极倡导文明敬香。牢固树立防范为主,管控为要,扑救为重的思想,在普陀山各寺院开展文明敬香活动,大力提倡文明敬香、安全焚香,严格执行野外用火审批制度,有效监管野外火源。
五、强化应急准备,提高防控能力。一是加强林火阻隔体系建设。管委会按照生物防火林带种植规划,根据树木更替规划推进,在紫竹林、梵音洞、南天门、飞沙岙、合兴等公路沿线的林缘地段种植木荷、青木冈、木麻黄共5.4万株,起到了很好的生物防火林作用。二是开展全民“清山”活动。自1998年起,管委会每年组织全山各单位开展全民“清山”活动,重点对公路沿线、景区游步道、林间小道及寺庙庵堂、村居民房、电力设施等重要建筑设施四周的枯枝落叶等易燃物进行清理,累计清理防火隔离带30万平方米。三是强化应急联动机制。自1993年以来,由管委会牵头成立了森防消防应急响应联动机制,一旦接到报警,两支专业扑火力量立即赶赴火场进行扑救。四是加强实战演练。本着“专群结合、以专为主”的原则,以浙江省“百县千支万人扑火队伍工程建设”和舟山市村级护林防火队伍建设为契机,管委会每年组织队员进行专业的扑火技能业务培训,并组织开展普陀山消防运动会,加强贴近实战的消防灭火演练,确保队伍关键时刻拉得出、打得响、战得胜。
六、强化值班制度, 确保信息畅通。在森林防火期内,森防办做到专人、专线(电话)、专车24小时值班,各个成员单位严格落实森林防火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防火值班人员做到履职尽责,在节假日、高火险天气等重点时期,随时了解掌握辖区内的森林防火动态,及时上报各类信息,保证信息畅通,及时处置各种火情信息,做好上传下达。遇有火情,立即组织人员按照《普陀山扑救森林火灾预案》进行扑救,并按照火警(灾)报告制度上报情况。各专业和半专业森林消防队严格服从普陀山森林消防指挥部统一调度,不得有迟到、不到现象的发生,确保发生较大以上森林火灾时,能够集中力量,快速处置。带班领导和值班人员密切关注火情动态,对电子监控、瞭望监测发现的隐患、火警,认真核查并及时准确上报。严格落实森林防火巡查制度,在旅游旺季,落实专人深入重点景区、重点林区和农事区加强巡逻检查,及时发现和排除各种火灾隐患,对于在景区禁烟区内吸烟的游客及时进行劝阻和教育,排除一切火灾隐患,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