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市以社会化服务打通基层安监“最后一公里”
发布日期:2019-05-22 00:00
来源:省应急管理厅
浏览次数:
为破解基层安全生产工作“谁来管、怎么管”的难题,金华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安全生产治理,积极探索乡镇安全生产体检站、企业安全托管制度、行业协会自我管理等做法,打通监管“最后一公里”,全面提升安全生产基层基础保障能力。
目前,金华共有各类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机构66家,专业技术人员1000余人,服务企业5万余家次。去年,金华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数同比下降28.3%,死亡人数同比下降30.0%,连续14年实现双下降。
安全托管
东阳红木产业兴旺,家具企业集聚,存在较多安全隐患。破解企业安全生产“不会管、管不好”难题,东阳请金华创安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为红木家具企业进行全面的“安全体检”,开展安全托管。
詹海军是创安公司派驻明堂红木家具公司的“安全管家”。他按照“现场诊断—出具整治方案—指导跟踪整改—形成常态化管理”的流程,对明堂红木进行全面隐患诊断,严格排查消防设施、安全通道、和机械设备都进行严格排查,指导企业按照标准落实整改,同时建章立制,落实严格的安全责任制,开展应急能力建设。
经过整改,明堂红木家具公司的生产车间变得井然有序、整洁干净。公司还引进国际领先的除尘设备,采用真空油漆技术,有效降低了车间的粉尘污染燃爆风险。
“让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安全托管效果很明显。”明堂红木总经办主任梅锋说,由企业安排一个安全员岗位,年薪至少5万元,请中介机构的安全顾问,服务费用每年仅1.5万元左右。
为推广安全托管服务,金华加强政策引导,出台推进社会化服务工作方案,市政府每年安排500万专项资金,对市区采取安全托管的工贸企业予以补助。目前累计发放补助资金近4000万元。同时,综合考虑企业规模、安全基础、服务内容等差异,形成合理的服务价格区间,确定服务费用为每年1万至2万元,其中包括涉及标准化、专项整治等辅导费用。
据悉,目前金华共有1万余家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托管服务,聘请专业的“安全管家”。
金华市还出台《安全生产中介服务机构诚信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向社会公布中介服务机构的诚信等级,为企业自主选择中介服务机构提供重要参考依据,督促其提升服务质量。目前,已公布AAA级机构13家、AA级机构35家、A级机构18家、C级机构14家。被评为C级的单位被列入黑榜责令限期整改,并向社会公示。
紧盯末端
金华是全国重要的小商品生产基地,中小微企业数量众多。 如何破解监管难?2017年8月,金华市在金东区试点乡镇安全生产体检站建设。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委托中介机构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对各乡镇(街道)辖区企业进行实时、动态多维度、全方位监管。
浙江金泽安全技术咨询有限公司的胡晨晖,是金东区东孝街道安全生产体检站的“体检员”。这天,他例行到朗顺汽摩配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开展安全巡查。在抛光车间,他发现电机类线路不防爆,立即向企业发出“体检报告”,要求更换线路、缩减工位。
这份体检报告同步上传到乡镇安全生产体检站平台,由乡镇(街道)根据报告向企业下发“隐患整改督办单”。如果企业拒不整改,乡镇将联合安监、消防、质检等部门依法对其进行行政处罚,直至断电整顿。
试点运行一年,金东区重大风险隐患企业数从155家降为21家,全区企业整体风险等级明显降低。
去年,金东区深化创新举措,探索智慧监管,变“人防”为“人防+技防+联防”的智慧安全应急指挥系统,打造“安全生产体检站”2.0版。依托安装在企业内部的物联网监测设备,全时段联网监测企业用电、粉尘、压力、液压等动态风险,形成预警信息,提醒企业快速处置隐患。
“安全生产体检站”2.0版还将问题排查、整改通知、逾期通知、复核结果等信息上传系统。企业、乡镇及安监部门均可通过系统查看相关痕迹。乡镇和执法部门可以从平台及时查看企业整改情况,督促问题解决。
金华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体检站”打通了安全监管的最末端,不仅明确了“谁去查、查什么、怎么改”,还将责任体系细化到每一台机器的操作流程、每一个员工的培训、每一次隐患排查后的整改跟踪,实现了安全监管的全流程、闭合式管理,最大限度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据悉,目前金华正全面铺开“安全生产体检站”2.0版建设,建成安全生产体检站 128 个,实现重点乡镇(街道)全覆盖,筑牢安全防范底线。
行业自治
近年来,金华还依托行业协会组织优势,陆续推出3种服务形式,指导有关单位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大数据安全风险管控等活动,形成安全生产自我管理机制。
推行业务指导服务。以县(市、区)为单位划分服务网格,开展业务指导。如义乌市依托乡镇、街道电工协会,在该市划分出109个电工服务网格,配备网格电工846名,推动电工服务实现全覆盖。同时,义乌还开展了以中小企业用电改造升级等为主要内容的用电安全专项治理,每年参与中小企业用电改造2000多家,参与用电安全检查1万余人次。
推行技术推广服务。金华依靠智慧用电系统,实现了用电故障从事后倒查提前排查的转变。金华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套系统解决了电气线路长期在线运行,隐性疲劳,缺陷看不见、摸不着的技术难题,提高了企业隐患排查精准性、超前性和主动性。
在此基础上,金华积极开展业务探索和推广,不断加强与大型国企、龙头企业、上市公司的合作,提升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层级。如由金华市电工协会牵头,婺城区与国网金华供电公司、金华市电工协会签订了《智慧用电综合能源服务合作框架协议》,推进智慧用电安全管理系统推广工作,并依托物联网技术进行实时监测预警。计划到2020年,婺城区生产经营性企业、单位(场所)全面推广使用智慧用电安全管理系统,覆盖率力争100%。
推行协作互助服务。由行业协会(商会)组织同一区域内企业组建协作组,通过企业间安全生产“互查、互学、互助”活动,实现企业间安全资源共享与互补,督促企业提升安全生产自我管理水平。目前,金华市已建立各类安全生产协作组120余个。
目前,金华共有各类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机构66家,专业技术人员1000余人,服务企业5万余家次。去年,金华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数同比下降28.3%,死亡人数同比下降30.0%,连续14年实现双下降。
安全托管
东阳红木产业兴旺,家具企业集聚,存在较多安全隐患。破解企业安全生产“不会管、管不好”难题,东阳请金华创安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为红木家具企业进行全面的“安全体检”,开展安全托管。
詹海军是创安公司派驻明堂红木家具公司的“安全管家”。他按照“现场诊断—出具整治方案—指导跟踪整改—形成常态化管理”的流程,对明堂红木进行全面隐患诊断,严格排查消防设施、安全通道、和机械设备都进行严格排查,指导企业按照标准落实整改,同时建章立制,落实严格的安全责任制,开展应急能力建设。
经过整改,明堂红木家具公司的生产车间变得井然有序、整洁干净。公司还引进国际领先的除尘设备,采用真空油漆技术,有效降低了车间的粉尘污染燃爆风险。
“让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安全托管效果很明显。”明堂红木总经办主任梅锋说,由企业安排一个安全员岗位,年薪至少5万元,请中介机构的安全顾问,服务费用每年仅1.5万元左右。
为推广安全托管服务,金华加强政策引导,出台推进社会化服务工作方案,市政府每年安排500万专项资金,对市区采取安全托管的工贸企业予以补助。目前累计发放补助资金近4000万元。同时,综合考虑企业规模、安全基础、服务内容等差异,形成合理的服务价格区间,确定服务费用为每年1万至2万元,其中包括涉及标准化、专项整治等辅导费用。
据悉,目前金华共有1万余家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托管服务,聘请专业的“安全管家”。
金华市还出台《安全生产中介服务机构诚信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向社会公布中介服务机构的诚信等级,为企业自主选择中介服务机构提供重要参考依据,督促其提升服务质量。目前,已公布AAA级机构13家、AA级机构35家、A级机构18家、C级机构14家。被评为C级的单位被列入黑榜责令限期整改,并向社会公示。
紧盯末端
金华是全国重要的小商品生产基地,中小微企业数量众多。 如何破解监管难?2017年8月,金华市在金东区试点乡镇安全生产体检站建设。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委托中介机构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对各乡镇(街道)辖区企业进行实时、动态多维度、全方位监管。
浙江金泽安全技术咨询有限公司的胡晨晖,是金东区东孝街道安全生产体检站的“体检员”。这天,他例行到朗顺汽摩配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开展安全巡查。在抛光车间,他发现电机类线路不防爆,立即向企业发出“体检报告”,要求更换线路、缩减工位。
这份体检报告同步上传到乡镇安全生产体检站平台,由乡镇(街道)根据报告向企业下发“隐患整改督办单”。如果企业拒不整改,乡镇将联合安监、消防、质检等部门依法对其进行行政处罚,直至断电整顿。
试点运行一年,金东区重大风险隐患企业数从155家降为21家,全区企业整体风险等级明显降低。
去年,金东区深化创新举措,探索智慧监管,变“人防”为“人防+技防+联防”的智慧安全应急指挥系统,打造“安全生产体检站”2.0版。依托安装在企业内部的物联网监测设备,全时段联网监测企业用电、粉尘、压力、液压等动态风险,形成预警信息,提醒企业快速处置隐患。
“安全生产体检站”2.0版还将问题排查、整改通知、逾期通知、复核结果等信息上传系统。企业、乡镇及安监部门均可通过系统查看相关痕迹。乡镇和执法部门可以从平台及时查看企业整改情况,督促问题解决。
金华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体检站”打通了安全监管的最末端,不仅明确了“谁去查、查什么、怎么改”,还将责任体系细化到每一台机器的操作流程、每一个员工的培训、每一次隐患排查后的整改跟踪,实现了安全监管的全流程、闭合式管理,最大限度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据悉,目前金华正全面铺开“安全生产体检站”2.0版建设,建成安全生产体检站 128 个,实现重点乡镇(街道)全覆盖,筑牢安全防范底线。
行业自治
近年来,金华还依托行业协会组织优势,陆续推出3种服务形式,指导有关单位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大数据安全风险管控等活动,形成安全生产自我管理机制。
推行业务指导服务。以县(市、区)为单位划分服务网格,开展业务指导。如义乌市依托乡镇、街道电工协会,在该市划分出109个电工服务网格,配备网格电工846名,推动电工服务实现全覆盖。同时,义乌还开展了以中小企业用电改造升级等为主要内容的用电安全专项治理,每年参与中小企业用电改造2000多家,参与用电安全检查1万余人次。
推行技术推广服务。金华依靠智慧用电系统,实现了用电故障从事后倒查提前排查的转变。金华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套系统解决了电气线路长期在线运行,隐性疲劳,缺陷看不见、摸不着的技术难题,提高了企业隐患排查精准性、超前性和主动性。
在此基础上,金华积极开展业务探索和推广,不断加强与大型国企、龙头企业、上市公司的合作,提升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层级。如由金华市电工协会牵头,婺城区与国网金华供电公司、金华市电工协会签订了《智慧用电综合能源服务合作框架协议》,推进智慧用电安全管理系统推广工作,并依托物联网技术进行实时监测预警。计划到2020年,婺城区生产经营性企业、单位(场所)全面推广使用智慧用电安全管理系统,覆盖率力争100%。
推行协作互助服务。由行业协会(商会)组织同一区域内企业组建协作组,通过企业间安全生产“互查、互学、互助”活动,实现企业间安全资源共享与互补,督促企业提升安全生产自我管理水平。目前,金华市已建立各类安全生产协作组120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