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市“四入法”深化老年群众交通安全精准宣教工作
发布日期:2019-05-28 00:00
来源:省应急管理厅
浏览次数:
为进一步提升老年群众交通安全意识,有效压降交通事故特别是亡人事故,海宁市坚持目标导向,深化实施交通安全精准宣教,积极推动老年群众“要我安全”变为“我要安全”。今年以来,已联合镇村开展各类宣传教育活动260余场次,分发宣传资料4.5万余份,发放反光手环1.2万余条,60岁以上老年人交通死亡事故同比下降43.3%。
一是字字入眼。在海宁日报刊登《致全市老年交通参与者的一封信》,在各镇(街道)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社区宣传栏内张贴老年人交通安全宣传海报,在公路沿线建筑物墙体、交通事故多发路段设置老年人交通安全提示语、警示语,并利用全市户外LED电子显示屏系统,循环播放老年人交通安全宣传标语,造浓交通安全氛围。
二是声声入耳。主动加强与新闻媒体协作,依托与电台“上、下班”合办栏目,反复宣讲老年人交通安全常识,并组织人员经常性走进农村广播站,采用海宁方言形式开展宣讲,通报交通事故形势、分析典型事故案例、讲解老年人安全出行常识,拉近与老年人群沟通距离,提升宣传成效。
三是句句入脑。分析找准老年人活动规律特点,充分利用文化下乡、电影下乡,老年人乡镇赶集、健身等有利时机,组织人员深入菜市场、广场、超市进出口、公园等地播放《老年人交通安全》宣传片、展出宣传展板、发放《致老年人的一封信》等宣传资料,加强点对点宣传教育。
四是条条入心。主动加强与各镇(街道)协作,全面梳理掌握老年人信息以及文化礼堂、社区老年活动中心、敬老院、老年大学等适合开展老年人宣教活动的场所,采取上安全课等形式,积极组织开展老年人交通安全集中宣传活动。同时,加强与教育部门协作,积极发动学生向爷爷奶奶们宣传交通安全知识,以“小手拉大手”形式带动老年人自觉遵守交通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