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源头治理 着眼长效监管——金华市持续深入开展危化品安全生产大检查
发布日期:2019-05-31 00:00 来源:省应急管理厅 浏览次数:
  江苏响水“3·21”爆炸事故发生后,全国上下敲响安全生产警钟。我市应急管理、公安、建设、生态环境、交通运输等部门组建多个联合检查组,在全市范围开展危化品领域专项行动。上月中旬,本报“市民问政”栏目及时跟进,重点关注危化品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市应急管理局,婺城、金东和金华开发区的安全生产分管领导在现场交流检查情况、讨论薄弱环节、提出长效监管对策。
  近一个月来,覆盖全市范围的危化品安全生产大检查行动仍在继续,先前发现的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隐患,大部分已整改到位,正在等待或已通过验收。同时,随着检查的深入,一些更细更隐蔽的隐患开始“浮出水面”。
  一、实行“既查病又开方”的闭环管理
  婺城区自2015年起对危化品企业进行萎缩性管理,逐年关停减少。现有危化品生产企业9家(氟化工企业3家、油漆生产企业2家、气体生产企业1家、药企溶剂回收企业3家),带储存经营企业9家(经营酯类醇类等溶剂企业2家,经营燃料甲醇类2家、煤焦油1家,经营食用级酒精、化学品试剂、硫酸、固体腐蚀性危化品各1家)。
  在全市首轮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检查行动中,婺城区一家公司被查出未按国家标准存放危化品,在化工专家的隐患整改技术服务下,该企业就地溶解危险性较大的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硝化纤维素,消除安全隐患。
  近一个月来,婺城区应急管理局持续深化“三服务·婺城家服务”活动,为辖区重点危化企业、普通工矿商贸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借助专业力量推出企业安全“体检”式服务,全面加强安全意识,提升企业安全水平。
  “在检查企业安全生产状况的同时,我们还邀请了专家团为企业把脉问诊。”婺城区应急管理局局长楼国伟说,为着力破解危化品安全生产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吸取江苏响水“3·21”爆炸事故教训,该局邀请3名省级专家为全区危化企业进行服务指导。
  专家围绕《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攻坚提升检查表》,以企业安全基础管理、工艺、设备、仪表与电气、设计与总图、消防与应急管理6个方面共计203项检查项目,以及《化工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试行)》内容为重点,通过查阅资料、现场检查、现场询问等方式,对危化企业进行详细的指导服务,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整改意见建议,实现“既查病又开方”的闭环管理。截至目前,专家组已检查危化企业18家,发现隐患96条。
  “我们将继续组织专家为全区‘三场所两企业’等重点高危行业企业把脉问诊,跟进企业隐患的后续整改复查,确保全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楼国伟说。
 
  二、推出企业安全“体检”式服务
  为解决企业安全知识欠缺、安全意识薄弱等问题,近日,婺城区应急管理局邀请相关国家级安全培训师资库成员等多名专家教师,给白龙桥镇部分工矿商贸企业开展了为期2天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知识培训。
  据悉,课程涵盖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讲解、现代企业安全管理、企业隐患排查与治理、事故案例分析及企业消防安全管理等内容,能够有效帮助企业提升安全意识,转变“重生产、轻安全”思想,逐步建立“自我管理、自我检查、自我整改”的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机制。楼国伟说,下一步该局将在各重点乡镇全面开展此类培训,预计今年将培训一般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1400人以上。
  “在金华日报市民问政栏目现场访谈后,我们着手安排通过体检站对辖区企业进行全面排摸。”楼国伟说,4月25日上午,婺城区的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工作会议暨全区安全生产体检站现场推进会在新狮街道召开,与会人员参观了乡镇安全生产体检站、金华发达工具有限公司和金华威达日化包装实业有限公司,详细了解体检站如何作用于企业安全生产管理。
  安全生产体检站是指由应急管理局牵头政府购买服务,乡镇(街道)借助中介机构专业力量,对企业进行安全生产隐患全面排摸和整改的闭环管理模式,指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婺城区以新狮街道、蒋堂镇为试点,全面开展安全生产体检站建设工作。截至目前,该区19个乡镇(街道)安全生产体检站均已正常运行,已对全区1200余家工业企业进行了首轮全面体检,针对近期检查出的2384个大大小小的隐患,体检站专家正在全面跟进、指导整改。
  “‘体检’式服务是持续深入推进‘三服务·婺城家服务’的创新举措,也是婺城区应急管理局护航企业安全生产的切实行动。”楼国伟表示,下一步该局还将继续全面排查安全生产领域,抓好应急管理,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更好地解决企业对安全工作“不会管、管不来”的问题。
 
  三、重点督查28家危化品企业
  在开展危化品安全生产大检查背景下,我市专门罗列出28家重点危化品企业进行督查,由市县两级应急管理局组织专家执行。
  28家企业中,婺城区有3家,分别为浙江厚鹏化工有限公司、浙江瑞星氟化工有限公司、浙江鹏友化工有限公司;兰溪市有7家,分别为浙江凤登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嘉华化工有限公司、浙江恒翔化工有限公司、浙江伊宝馨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巨化兰溪氟化学有限公司、浙江裕昌慎香料有限公司、兰溪市万盛达化工有限公司;东阳市有9家,分别为浙江普洛康裕制药有限公司、浙江普洛得邦制药有限公司、浙江海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普洛家园药业有限公司、浙江埃森化学有限公司、浙江省东阳市金鑫化学工业有限公司、浙江野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巍华化工有限公司、浙江康峰化工有限公司;开发区有5家,分别为金华永和氟化工有限公司、浙江金华康恩贝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浙江尖峰药业有限公司、浙江环球制漆有限公司、浙江合糖科技有限公司,此外还有义乌市的浙江华义医药有限公司;永康市的浙江环新氟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浦江县的浙江天辰胶业有限公司、武义县的浙江三美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市应急管理局危化处相关负责人说,该局已多轮次组织专家并对照《化工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试行)》,全面排查重点危化品生产企业存在的重大隐患,督查主要为实现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确保“两重点”自动化控制系统有效运行。开展对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工艺和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装置和场所安全自动化进行检查,检查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工艺和危险化学品的安全风险全面辨识;安全仪表功能温度、压力、液位、流量、可燃有毒气体泄漏等重要参数的自动监测监控、自动报警和连续记录;重点场所全覆盖动态监管和在线实时监控预警是否满足风险降低要求等环节质量,确保自动化控制系统质量和使用效果到位。
  第二,重大危险源风险可控。按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和《关于加强化工安全仪表系统管理的指导意见》要求,全面排查事故风险,从严管控重大危险源,确保每一个重大危险源都有一个管控方案,反复检查落实,严防恶性事故发生。建立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分布电子图、安全风险等级分布电子图、严格风险管控,完善基础信息档案。
  第三,全面开展化工园区安全监管攻坚提升行动。加快推进重点化工园区“安全监管、危险源监控、人流物流管控、医疗救助、应急保障”五个一体化建设,5月底前,义乌市新材料园区、武义县新材料产业园、金华经济开发区健康生物产业园3个 I类化工园区完善建设方案,武义县新材料产业园、金华开发区健康生物产业园要在今年9月底前落实成立产业园管理安全专业监管机构。
  第四,建立完善风险研判管控承诺制工作管理制度。检查企业建立完善并严格执行安全风险研判工作管理制度,加强动火等危险作业管理制度,辨识危险有害因素,落实生产过程各环节风险研判、层层记录归档、层层风险报告、层层签字承诺制度情况。
 
  四、危化品安全迈入综合治理
  危化品监管涉及20多个部门,此前全省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部署的10项工作中,牵头部门就有7个。当前,危化品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已经迈入综合治理,各部门力量必须整合起来、无缝对接,才能防止出现安全盲点盲区。
  市应急管理局危化处相关负责人说,我市印发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方案》体现了综合治理成色,相关部门职责明确、协调配合做好危化品监管。“方案共计有12项重点工作内容,分工非常明确。比如涉及硝化工艺的企业安全检查由市应急管理局负责,检查整治固体危险废物储存处置企业由市生态环境局负责、市公安局配合,燃气安全检查整治由市建设局负责等。”该负责人说,这有助于我市对危化品领域开展精准监管,切实强化执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对于今年我市危化品领域安全生产工作,该负责人进行了系统介绍。首先是持续深入开展全市范围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大检查。按照《工作方案》,市县二级应急管理局组织省级专家组继续对全市28家重点化工企业进行重点督查;市安委办对全市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大检查12项重点工作进行督查指导;市县二级安委办对涉及危化品企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予以公布实施挂牌督办;市县二级安委办对挂牌督办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整改按相关程序及时组织验收。
  其次,推进危化品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持续推进危化品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及二个管理团队责任;建立完善风险分级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继续实施并完善安全风险信息化日志管理;继续完善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工作;开展危险化学品(化工)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管理知识考核,提升安全管理能力;继续通过联合高校办班,推动化工及安全工程专业学历教育,不断提升全市危化品企业安全管理队伍专业素质;推进化工企业联合职业技术学校合作,培养化工产业技术工人。
  再者,进一步提升重点县(区域)、重点企业、“两重点一重大”企业、重点场所风险管控。推进全市化工园区(集聚区)落实“五个一体化”要求;强化“两重点一重大”企业、重点场所风险管控;开展 “两重点一重大”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运行“回头看”;开展危化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修改后监控及备案工作;升级改造重点场所和高危化学品视频监控系统;提升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能力。
  “这些行动能够排查一批危险化学品安全突出问题,整治一批重大隐患,打击一批非法违法行为,关闭取缔一批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单位,惩处一批非法违法责任人。”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该局将联合各相关部门持续深入开展“大检查、大整治、大提升”行动,提升我市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和政府安全监管效能,强化源头治理和区域风险防控,全面提高我市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整体风险防控能力,坚决防范遏制有一定社会影响的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