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市三抓地质灾害工作应对持续降雨天气
发布日期:2019-06-25 00:00 来源:省应急管理厅 浏览次数:
       入梅以来诸暨市出现持续性较强降水,6月19日诸暨市平均雨量38.9毫米,其中马剑、五泄、应店街、次坞、店口、直埠、大唐、草塔、阮市等乡镇累计雨量超过50毫米。雨水天气的激增也引发了地质灾害的频发,诸暨市用“三个抓”强化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一是预防为主,群测群防抓防御。深入运用和发展“枫桥经验”,强化镇乡(街道)的基层防灾主体作用,结合全科网格建设,根据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建立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格,全面覆盖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社区、村庄,将地质灾害巡查、预警等工作纳入乡镇基层治理“四个平台”管理,打造社会化防灾模式。确定62名以村干部为主体的群测群防员,覆盖全部隐患点、不稳定斜坡,严格落实“三查”制度,在汛前进行全面仔细排查,在汛中根据水雨情开展雨前、雨中、雨后巡查,汛后及时复查,全面防控地质灾害隐患和重点防范对象。运用“互联网+”模式,依托全省首创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巡查管理平台,定点定人,实时掌握和记录监测巡查情况,确保监测到位,管理高效。
       二是搬治结合,因地制宜抓治理。针对地灾易发区面积占比大、地灾类型多且分布散的特点,因地制宜确定治理方案,制订一点一策,实施“挂图作战”。 加大资金保障力度,共投入省市各级治理资金5000余万元。同时加密检查督查频率,每月通报部门督查结果,市主要领导不定期现场督查,新闻媒体跟踪报道;主管部门班子成员分组带队督查,严把方案设计关、日常管理关、完工验收关,确保工程质量。2017年即完成全部67个工程治理项目并通过验收,全力做到登记在册的隐患点去库清零。在此基础上,对新发生的地质灾害灾情或险情,开展即查即治,2018完成12个项目,2019年计划完成8个。
       三是多策齐出,妥善安置抓口碑。紧密结合农村保障房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地票”政策等,采取城区或新村集中安置、农户分散自建房屋安置、宅基地置换进城、宅基地复垦置换“地票”和货币安置等方式相结合,以群众最满意的方式全面完成3个地质灾害避让搬迁项目,其中全市规模最大的安华镇湖头村景佳坞地质灾害搬迁安置小区项目用地26.3亩,共集中安置受地灾威胁群众67户179人,已列入浙江省地质灾害避让搬迁特色示范点典型案例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