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市全力做好新一轮强降雨防御工作
发布日期:2019-07-16 00:00
来源:省应急管理厅
浏览次数:
受梅雨带加强北抬影响,7月12日中午开始,海宁市出现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截至7月14日下午,全市面雨量102.8毫米,最大丁桥站135.3毫米,周王庙国家观测站102.9毫米。强降雨导致河网水位迅速上涨,涨幅85~95厘米,上河地区周王庙以西超保证;下河地区全线超警戒,斜桥以西超保证,其中硖石最高水位2.24米(超警戒28厘米)。海宁市防指于7月13日9时30分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为切实做好强降雨防范工作,主要开展工作有:
一、全面落实责任。7月12日以来,按照省、嘉兴市防指工作部署,把防汛工作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来抓,密切关注水雨情动态和天气变化,加强防汛应急值班,及时组织会商,全面动员部署。12日下午,市防指发出《关于全力做好新一轮强降雨防御工作的通知》;12日18时,组织收看省防御强降雨视频工作会议;12日晚上,电话抽查各镇(街道)及部分防指成员单位防汛应急值班情况,确保各地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保障信息畅通;13日下午,市防指再次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强降雨防御工作的通知》。各镇(街道)、盐官度假区、市防指成员单位迅速落实各项防汛责任制,对照工作职责,全面落实各项防御措施,全市各项防汛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二、全面落实措施。一是全力排涝泄洪。从12日起,全力开展流域性排涝,最大限度开启许村排涝闸、长安排涝闸、姚家涧闸、新仓闸站、花山汇排涝闸等上塘河流域排涝设施,全力降低河网水位。同时开启市区白漾河闸站、仲家浜闸站全力排涝,有效降低局部区域水位;南排工程长山闸开启7孔、盐官上河闸1孔全力外排,谈家埭排涝闸候潮排涝。加强对城镇内涝的应急抢险,住建、交通、综合执法等部门对排水管道、水闸、泵站等排涝设施进行全面排查,及时落实人员设备,部署抢险责任措施落实。市区共发现6处路段积水并及时进行处置,共出动人员180余人次,市政养护车辆6辆,排水设备12台,全力开展巡查及抢险。二是全力做好农业防汛工作。加强对全市圩区的安全管理,全市共运行圩区41片,涉及74个村(社区),受益面积20.5万亩,启动机泵291台,排涝动力共计1.14万千瓦;启动临时排涝泵34个,排涝动力145千瓦,投入运行管理及抢险人员1070余人。水利、农业农村等部门加强对基层种植户排涝保苗的技术指导,积极帮助指导种养户做好大棚作物、养殖业防护工作。三是全面开展防汛检查。各镇(街道)、盐官度假区及相关防指成员单位积极开展防汛排涝检查,特别针对积水严重地段、危旧房、铁路涵洞及河道等重点区域进行检查并积极组织力量进行排涝及应急救援工作。四是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发布汛情信息、广播电台、海宁新闻、大潮网等新媒体方式,发布信息200多条次,直播连线30多次。将强降雨信息提醒告知每一个市民提高自救能力。共发送预警信息1.8万余条。五是加强抢险物资和人员准备,确保随时能调用抢险救援力量和物资。共落实专业抢险队伍15个共2433人,落实人员转移大客车28辆、自卸汽车63辆、挖掘机15台、货车20辆、集装箱牵引车5辆、危险品运输车3辆等专用设备。建立专业抢险队伍和抢险设备数据库,方便随时调用。据统计,本次强降雨共出动抢险救援队伍6支/7次,出动人员55人次、车辆8台次、机械设备11台套,共处理灾情、险情11次。
随着全市河网水位缓慢回落,市防指于7月15日08时解除防汛Ⅳ级应急响应。
据气象预报,今天到明天阴有阵雨,由于本市西片仍有部分站点超警戒水位,要求各地各部门继续密切关注,加强防范,全力做好防汛排涝工作。
一是全力做好防汛抢险工作。严格按照防汛预案的要求,打好防汛排涝的主动战,全力做好各项排涝泄洪工作,尽快降低河网水位,同时加强对圩堤的巡查,高度关注圩堤、闸站、排涝机泵等设施的安全。
二是切实做好灾后自救工作。迅速组织力量,抓紧抢修损毁设施、工程,切实抓好各项灾后自救工作,重点对农业受灾情况、城镇积水点等进行再检查,做好卫生防疫工作,避免次生灾害的发生。
三是全力做好抢险物资保障。加强对防汛仓库储备的水泵、编织袋、排涝泵车等物资、设备的调试和检查,建立专业抢险队伍和抢险设备数据库,确保随时拉得出、用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