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湾吹响防汛防台“号角”筑牢汛期“安全网”
发布日期:2019-07-17 00:00
来源:省应急管理厅
浏览次数:
为了确保汛期期间,防汛防台工作不断不乱,龙湾区在体制机制做“加法”,防汛隐患做“减法”,行动上立足于“早”,部署上着眼于“细”,措施上致力于“实”,要求上着重于“严”, 全区上下严阵以待,全力以赴抓好落实各项工作。
一是完善防汛责任体系。完善区、街道、村(社区)“三级”防汛体系。机构改革调整后,根据新组建部门“三定方案”及人事调整,迅速调整各级指挥部成员名单及工作职责,确保防汛工作正常开展;进一步加快基层防汛体系建设与更新工作,明确监测预警、人员转移、抢险救援、后勤保障等各类村级组织责任人,确保“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
二是开展防汛预案修编。区防指在各防指成员单位“三定”出台前就着手谋划我区防汛预案的修编工作;参照省、市的防汛预案,详细对照我区成员单位及其下属科室职责对预案再次进行了细化,并要求各街道及重点领域、重点工程的管理部门在主汛期前认真研究制定防汛防台应急预案和度汛方案。目前,区本级防汛防台抗旱预案已经区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成立了以贾黎春常务副区长为指挥、吕庆雷副区长为常务副指挥的防汛防台抗旱指挥部,下设区水旱灾害防御分指挥部、城市防台防洪分指挥部、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分指挥部三个分指挥部和监测预警中心。
三是推进减灾救灾工作。全面接管我区33处应急避灾安置点(其中区级4个,街道级17个,村(社区)级12个),摒弃简单数字化接管,细查管理制度、工作流程以及标识牌、指示牌等规范情况;按照“三年重检,新建必检”的原则,委托温州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对我区12处避灾安置点进行房屋质量安全检测认证;下拨规范化提升补助经费27万元,选定9处(其中省级4处)避灾安置点开展避灾安置场所规范化提升工作;组织人员力量对区救灾物资仓库物资储备情况和33个避灾安置点物资储备情况进行梳理盘点,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四是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对我区应急救援队伍进行了调查摸底。据统计,全区包括人武部、武警中队在内的各防指成员单位和各街道防汛抢险队伍以及市政建设、路桥建设、道路抢修等行业防汛抢险队伍在内的各类抢险队伍合计19支共921人,全区各村亦已组建抢险队伍;开展全区社会化应急救援队伍调研,确定龙湾区红十字会纵横救援队作为社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培育对象,打造社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培育模板,促进我区社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培育工作,提升我区应急救援能力;7月5日,组织区防指成员单位负责人,各街道防汛相关人员,各村(居)防汛防台工作人员,水库、山塘、水闸、堤塘等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负责人、巡查员等约180人参加龙湾区防汛防台应急培训,全面提升防汛防旱工作人员的决策能力和应对突发水旱灾害的能力。
五是排查整治防汛隐患。区防汛办3次部署防汛隐患排查整治工作,采取成员单位自查、重点行业检查和防指综合检查的形式全面开展防汛隐患排查。按照“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复查”的原则,以各类危旧房屋、城镇易洪易涝区、山洪灾害危险区、地质灾害隐患点、水库水闸、危化企业等为重点,组织街道和防汛成员单位等开展自查。汛期到来后,组织相关人员成立检查组赴所辖6个街道开展了重点检查,对发现问题采取“清单式”管理,对照问题清单,逐一整治。截止6月底,我区共检查300余人次,检查186处。我区未核销的地质灾害点共8处,目前除机场大道(金岙-龙东段)地质灾害点尚在整治外,其他7处已完成整治。在“6.25”暴雨期间,市看守所因强降雨至涝,区防汛办迅速行动,查明内涝原因,及时拆除度山沙河(天中路段)涉河围堰,有效缓解该片区涝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