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城区多措并举全城坚守做好防汛工作
发布日期:2019-07-03 00:00 来源:省应急管理厅 浏览次数:
  “梅熟迎时雨,苍茫值小春。愁深楚猿夜,梦断越鸡晨。海雾连南极,江云暗北津。素衣今尽化,非为帝京尘。” 一首《梅雨》,将江南丝雨绵绵、雾霭重重的梅雨天写得淋漓尽致。梅雨虽透着诗意,却也给各级防汛工作带来了“梅汛期”的压力。近期,为全面做好梅汛期各项防汛工作,婺城区从区级到乡镇,再到村(社区),纷纷扛起了“担当防汛、全城坚守”的大旗,为这场防汛战做足充分准备,更为全城百姓增添十足信心。
  一、防汛演练打基础
  “轰……”伴随一声巨响,水流如瀑布一般倾泻而下,在6辆强排水泵车的共同作用下,水库水位逐渐下降,背水坡管涌处出水渐渐变小。“快!注意人群疏散,照顾好老弱病残。”“大家有序向避灾中心撤离!”通过抢险救援组、人员转移组、后勤保障组、专家技术组、安全保障组等队伍的共同努力,村民全部转移到避灾点,“险情”总算得以解除。这是记者在防汛演练现场看到的一幕。
  5月9日,2019年浙江省暨金华市防汛防台应急综合演练——婺城分会场水库抢险演练在郭力垅水库开展。郭力垅水库位于婺城区白龙桥镇,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结合防洪、发电等综合利用的小(一)型水库。演练模拟遭遇强降雨,水库出现高水位渗漏险情,甚至有溃坝风险,严重威胁下游4个村7000人口的生命财产安全,影响330国道线、G60高速公路、宾虹路等公路的通行。当天一大早,婺城区委宣传部、区公安分局、区交通运输局、区水务局、区卫健局和区应急管理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参演人员齐聚分会场,开展演练、进行观摩,并做相应指导。
  在渗漏抢险科目演练处,数十名身着红色救生衣的抢险队员们围成一圈,在忙乱中有序地挥动手中的铁锹,平整地面,清除杂物,又合力拉开复合土工网,制止住水流从出水孔渗漏,并用装满砂石的防洪袋进行铺填、盖压,防止坝体土方带出。
  在大坝背水坡,“先把这些沙袋叠上去。”“你们几个继续去取沙袋。”在抢险队长的指挥下,抢险队员们采用接力形式,用彩条布和沙袋快速铺设出水通道,防止强排水对坝体的冲刷。
  而另一边,在白龙桥镇潘村垅村演练现场,记者看到人员转移撤离工作也在有序开展。“大家注意安全,不要脱离队伍。”言语间,几位人员转移组工作人员已经背上小孩,搀扶老人往安全区域疏散。还有一部分人员则负责挨家挨户搜索,确保所有居民都已经撤离。跟随人群来到避灾中心,此时的现场,后勤保障组已准备好了方便面与矿泉水等应急生活物资,并对“灾民”进行临时安置与救助。“一开始真的挺紧张,不过看到大家都有序撤离,而且工作人员指挥得也很到位就放心了。”在避灾中心,张阿姨说道。
  通过这次防汛演练,全区进一步落实了抢险队伍训练,加强了部门协同配合。区应急管理局防办负责人告诉记者,婺城区自2004年开始开展防汛演练,且逐年规范防汛演练机制,提升演练质量和效果。今年,婺城区作为浙江省暨金华市防汛防台应急综合演练的两个分会场之一,在承担了水库抢险和人员转移科目的演练任务的同时,也通过多次预演和工作推进会、桌面推演会,不断细化演练方案,提升演练水平,磨合部门职能,提升应急队伍素质,加强了全区综合防灾减灾能力。
  二、隐患整改抓保障
  “我们每一年都会开展汛前检查,从来没断过,像这些坝体的杂草都需要清除。”当记者见到缪旭东时,他正穿着工作服、戴着草帽,认真检查水库大坝的杂草和渗漏情况,似火的骄阳晒得他手臂发红,身上的衣服也早已被汗水浸湿。缪旭东是安地镇的一名水利员,他告诉记者,安地镇位于婺城区南部山区,全镇区域面积130.5平方公里,辖区内有22个行政村,3座水库,19座山塘,5条溪流,是全区防汛的重点乡镇。每年在汛期来临之前,镇里都要开展汛前检查,除了进行启闭机运行情况,坝体的杂草、漏水、管涌、缝隙的检查以外,还要对溢洪道设障进行整改与拆除。
  “像今年,我们其实在3月底就已经开展过全面的检查,由镇领导带队分组对山塘、水库、地质灾害点、危旧房等进行实地走访和安全排查,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安全隐患12处,并在汛前完成全部整改。”说着,缪旭东带记者来到了其中一处隐患整改点——安置桥。
  在现场,记者看到,刚建成不久的桥梁还残留着部分固定装置,桥下水流畅通,两侧也进行了加固。缪旭东说,两个月之前此处并非这般样子。当时,由于安地开展小城镇建设,安置桥中间的脚手架并未拆除,硕大的脚手架就横梗在河道中间,严重影响到河道内水流的畅通。在检查过程中,工作人员发现了存在的隐患,便第一时间联系了应急值班人员,并将情况向上级反映。“后来,通过上级部门的指示,我们安排人员对脚手架周边的堆积物进行了清理,同时也叫来挖机,在脚手架的一边挖开口子,最大程度保持了河道的畅通。”他向记者说道。
  不仅如此,在酒园村莲塘水库启闭机无法启闭问题中,安地镇应急工作相关负责人第一时间联系区应急管理局,区应急管理局及时联系专业人员进行现场指导,组织潜水员下水检查。经过4个多小时的下水作业,潜水人员顺利将生锈脱落的拉杆螺丝进行置换,将启闭机拉杆修理完成,保证其正常运行,最终消除安全隐患。“这些领导,很努力,每天我们都能看到他们来来回回地巡查,不管是下雨还是大太阳,都坚持整改,给我们的安全做好保障。”面对工作人员的付出,村民申大伯说。
  三、值班坚守强预警
  一头利落的板寸、一件白色衬衫、一张简陋的办公桌、几张老旧的椅子……在婺城区塔石乡塔石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吴文寅正认真查看来自市、区两级的防汛文件和相关材料,作为塔石村村主任,他每天除了处理日常事务,还需要安排好人员在汛期做好值班值守工作。看到记者的到来,他显得有些不好意思,一个劲地强调自己并没有做什么了不得的事,对于周末加班值守,他也完全不当回事儿,只觉得是自己应尽的责任。“我当村主任已经十多年了,对于防汛这块工作有一定经验,像值班值守,我觉得是分内的事情,毕竟关系着大家的生命安全。”吴文寅如是说。
  在交谈中,记者知悉,塔石村由6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全村共有1800多人口,由于村庄紧挨着山,地势较高,植被丰富,一到下雨就容易出现树木倒塌、山体滑坡等现象,严重威胁到了村民的出行安全和人身安全。为了防止发生安全事故,一直以来,村两委就组织党员干部,在村支部书记和村主任的带领下,轮流进行值班值守,保证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帮助群众处理难题,保障群众安全。“现在,我们一共是12个人进行值班值守,每天安排两个人,主要是对村里一些防护设施、排水系统等进行检查巡视,以及对于突发情况的紧急处理和上报。”吴文寅说道。
  此外,他也告诉记者,近几年,为了更好地应对汛期,防范洪水引发的问题,全村已经铺设了排水管道,解决了30余户村民反映的积水倒灌进家中的问题,给村民带来了切实的帮助。“以前没有排水管道的时候,只要一下大雨,很容易形成积水,像我们家这种地势比较低的房子,很容易被积水倒灌,对房子的寿命造成影响。而如今,我们整个村子排水管道都已经设置完毕,村干部也上心,天天都有人进行检查和防护,周末也不例外,我们遇到问题能及时反映,真的很舒心,对领导也很放心。”董大哥是当地一位村民,说起村里对防汛工作的重视,他忍不住连连称赞。
  在区应急管理局防办负责人办公室,记者也了解到,进入汛期以来,全区各乡镇(街道)都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同时,通过加强区级值班力量配备、开展防汛责任人业务培训、联合会商研判等,进一步构建了职责清晰、统一联动、运转高效的值班体系,为汛期安全筑起坚实堡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