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兴区亮剑童装类加工作坊整治牢筑安全生产堡垒
发布日期:2019-07-30 00:00 来源:省应急管理厅 浏览次数:
       吴兴是全国重要的童装产销基地,童装加工业主要分布在高新区、织里镇一带,大量的童装类加工作坊密集分布在高新区和织里镇的农村片区。这些童装类加工作坊多数为砖结构的农民自建房,建造年数长,基础条件差,安全隐患突出,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群死群死事故。为彻底解决童装类加工作坊在农村蔓延、坚决消除消防隐患,吴兴区亮剑童装类加工作坊,以高新区为主战地,全面关停取缔了太湖沿线6个村257户童装类加工作坊。
       一、上下同欲,统一思想克难攻坚。
       一是明确年度重点。2017年“11·20”高新区亡人火灾事故发生后,吴兴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痛下决心,在全区迅速开展以农村童装类加工作坊和居住出租房为重点的消防安全综合整治,并于2018年4月完成了高新区和织里镇9958户童装类加工作坊和居住出租房的整治。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吴兴区应急管理部门全新起航的开局之年,吴兴区将集中力量抓好以高新区为重点的童装类加工作坊整治为重点工作之一,严防事故发生。
       二是集中力量攻坚。作为此次整治工作的重点,高新区集中力量,统一部署,力争到2019年底,全面关停取缔辖区童装类加工作,并由太湖沿线6个村打头阵,分别成立了由1名班子成员一对一联系的6个工作组,并由经验丰富、能力突出的中层干部任攻坚组长,配备相应的公安、执法、安监力量脱产下村集中攻坚。
       三是完善长效机制。建立以属地领导班子带头的责任落实机制、分析研判机制、风险评估机制,做到直面问题不回避、解决问题不拖延、一把尺子整到底;抽调维稳、公安、执法干部,成立信访维稳工作组,定期到各村走访询问,及时了解童装加工户思想动态,严防群体性事件发生。各村级组织克服人少事多、“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困难,坚定不移地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决策、耐心细致做好宣传引导工作,给整治工作注入了强大的底气和无穷的动力。
       二、精准施策,分类取缔整体推进。
       一是掌握三类数据。在前期童装加工作坊和居住出租房整治的基础上,对每一户上门排摸并签定承诺书,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房,房不漏人,确保童装加工户数、从业人数和生产机器数三项数据底数清,情况明。经排摸,太湖沿线童装加工户257户,从业人数953人,机器1715台。
       二是明确一个标准。针对童装类加工作坊生产类型众多的现状,根据各工作组的实际情况,提出“无出租”“无雇工”“无裁床”“无新增”的四无标准,对纯出租户一律取缔;雇工户一律清人;裁床一律拆除;新增户即查即清。按照这个标准,各工作组逐户上门做工作,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引导各童装加工户自行关停搬离。对据不配合整治的绝不姑息、绝不手软。关停取缔工作开展以来,共对13户童装加工户开展了联合执法,清退雇工人员156人,强制搬离机器202台。
       三是借助三个平台。充分利用《应急600秒》电视专栏、“吴兴应急管理”微信公众号和“物流谷之声”微信公众号三个平台,报道整治工作、发布取缔信息,定期向社会公布整治工作进展情况,并通过悬挂横幅、印制宣传单页等,告知童装加工户和广大村民,为整治工作提供强大的舆论声势。
       三、严防反弹,长效监管务求实效。
       一是磨练三类干部。在本次童装关停取缔工作中,区、乡镇、村三级干部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放弃休息、倾情投入,坚持苦干、实干、巧干,涌现了一批肯吃苦、敢碰硬、善攻坚、敢担当的先进典型。防反弹期间,吴兴区将继续组织机关干部开展“回头看”,联村干部将一如既往地带领村干部开展夜巡,发现“回流”和新增,坚决关停取缔。
       二是用好两支队伍。充分发挥童装监管员、网格员这两支队伍底数清、情况明的优势,将其作为攻坚行动的重要力量,定期对各村童装加工户进行巡查回访,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巩固太湖沿线童装整治成为,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三是提供一项保障。针对取缔加工作坊员工就业难问题,定期向童装加工户推出各类就业岗位,并为他们提供免费培训机会,向辖区各类企业输送劳动力,完善就业服务体系,解除加工户的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