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市斜桥镇四个“有力”有效防御今年第9号超强台风“利奇马”
发布日期:2019-08-15 00:00
来源:省应急管理厅
浏览次数:
在防御今年第9号超强台风“利奇马”战斗中,斜桥镇紧紧围绕“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的总目标,从最坏处打算,做最充分准备,向最好处努力,进一步压实责任,积极开展抗台抢险救灾工作,全镇无人员伤亡、道路交通总体通畅、五大圩区未受涝,台情灾情总体平稳。
一、思想认知清醒,组织领导有力
一是思想认识到位。应急响应期间,斜桥镇全体镇、村干部按照响应要求全部进岗到位,外出人员立即返回,做到了不放松、不懈怠,全员全力奋战在防台一线。
二是物资场所到位。提前检查防汛物资仓库,备足雨衣、雨鞋、手电等。20个镇村避灾安置场所提前检查和开启,随时做好人员安置准备。提前联系斜桥中学、斜桥小学作为临时避灾安置场所,作为建筑工地等较多人员的安置场所。
三是力量配备到位。全体镇村干部、抢险救援队伍进岗到位。班子领导带队驻守联系村(社区)指导开展人员转移安置和隐患排查工作。准备应急抢险力量,共安排预备役40人、消防队16人,其中预备役安排在镇集中待命。组织开展督查检查。8月9日晚上,镇纪委分两路对各村(社区)的镇村干部到岗到位、人员转移等情况进行了督查,全部到岗到位。
二、隐患检查全面,险情排除有力
一是确保路、电畅通。提前对永合隧道、庆晏线隧道、桐九公路隧道和黄墩隧道等4个隧道和斜西、斜北、斜南、共和、永宁等5大圩区闸站等全面检查,并对管道积物进行清理,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转。对受台风影响的三联村、仲乐村、金石村等断电问题,及时联系供电部门排除解决。尤其是万星村郭家浜闸站因断电造成无法启用,内河水位不断上升问题,如不及时排水将造成两新小区受淹的严重后果,及时提交镇主要领导,并联系市防指办,经过供电公司全力抢修后终于及时通电排水,解除险情。
二是抓好工地、户外设施、企业等领域检查。全面检查建筑工地38个,排查危旧房屋、农业大棚和在建房屋100多户,发现问题及时处置。对户外大型广告、高空设施等进行全面检查,共拆除大型喷绘布广告4块、摘除大小横幅41条。对2家危化品生产企业和其他危化使用重点企业进行防台安全隐患排查,对发现的12处问题要求立即整改。
三是妥善应对突发险情。针对发现的姚九公路边标准厂房工地脚手架倾斜问题,及时协调经济建设办、村镇建设办、应急管理办、交警中队、建设单位等现场会商,对存在风险的区域进行了警戒封道,共调动汽吊5台,组织拆至二层楼面后进行了全面加固;同时对该工地其他的脚手架进行了全面排查,问题隐患得到消除。
三、人员转移有序,避灾安置有力
一是提前排摸告知。在启动防台风Ⅲ级应急响应后,各村(社区)、农业农村办、村镇建设办及时排摸危旧房户、西瓜草莓等住人大棚和临时工棚,排清人员数量,告知转移事项,提前打好预防针。对拆迁区块内已签未拆房屋全面开展检查,共检查27幢,落实1幢待拆危房内1人转移工作。
二是及时启用安置。全镇共启用17个村级避灾安置点,另外又安排斜桥中学、斜桥小学、祝场小学、仲济禅寺等4处作为临时避灾安置场所。全镇共转移人员1576人,其中在建工地1283人、危房户(含大棚)293人。镇领导及时到斜桥中学、斜桥小学等安置场所看望转移安置人员。各村(社区)及时为转移安置人员送上面包、牛奶、鸡蛋等食品,保障转移群众需求。同时要求响应不变,人员转移不变。
三是清查劝离到位。8月9日和10日晚上,镇领导带队前往危旧房屋等对重点人员进行劝离转移,并检查了各村(社区)防台工作。在转移安置后,又对在建工地工棚、危房户、大棚户等进行再次清查确认,确保无遗留和返回人员。
四、信息报送及时,减灾救灾有力
一是信息报送及时准确。由专人负责按照响应级别要求每日按时对各项灾情、动态进展等进行汇总报送。在报送过程中,明确列出了报送重点,如此次明确要求报送“参与人员数目、房屋损坏情况、农作物受损情况、树木倒伏数量清理情况、受淹情况及其他受灾情况等”,确保工作内容不遗漏。
二是救援减灾全力以赴。通过短信、微信、广播等及时向全镇居民、种养大户、企业、建筑工地等发送台风预警信息和防御知识。各圩区闸站及时启动排涝水泵,降低水位。各村(社区)和相关职能部门及时查看灾情,对受损房屋协助联系保险公司,对进水农房、工地及时协助进行排水。查看因灾受损农户,指导帮助农业种养殖大户开展排涝减灾、生产自救等工作。及时对人数较多的斜桥中学、斜桥小学等重点安置场开展卫生防疫工作,在人员密集地方发放防疫宣传资料300余份。
三是及时查找问题短板。要求各村(社区)、相关职能部门及时查找防台过程中的薄弱点,提出意见建议,上报需要政府建设的工程项目,以进一步提升防汛抗台的硬件基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