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市袁花镇坚决打赢防台攻坚战
发布日期:2019-08-15 00:00 来源:省应急管理厅 浏览次数:

今年第9号台风“利奇马”生成后,我镇高度重视,镇党委、政府密切关注台风发展动态,按照“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的工作要求,从最坏处打算,做最充分准备,明确责任,全力以赴做好防汛防台各项工作。
一、 迅速行动,周密部署防台工作
一是及时发布预警。8月8日上午浙江省、嘉兴市视频会议后,按照冯飞副省长“四个一定”、 姜波常委“六个一”工作精神,王建坤副书记“四个方面”部署要求,镇防指立即召开会议,研判分析台风形势,周密部署防台工作,镇防指办下发了《袁花镇关于做好防御9号台风利奇马的通知》,要求各村(社区)、各有关部门迅速投入到防台工作中来,切实做到思想到位、责任到位、指挥到位、人员到位、措施到位。
二是加强值班防守。在市里启动防台三级响应后,镇防指办安排人员24小时值班,所有工作人员24小时保持通讯畅通,值班人员及时、全面、准确掌握台风动态和防御工作的信息,特别是往年发生过险情的地段和过水设施重点进行关注,把异常情况消灭在萌芽状态。
三是防台宣传到位。通过电视、广播、手机短信、微信、农民信箱向居民和农户发布台风动态、影响情况和防范措施,宣传台风防御知识,提高公众自防意识和自救能力;通过现场到访、电话、微信群、QQ群对企业做好防灾宣传指导,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全力以赴做好防台抗台的各项准备工作。
二、突出重点,认真排查安全隐患
一是及时排险除险。镇防指组织各部门开展了一次地毯式排查,重点检查水闸泵站、圩区堤防、在建工程、高空设施、简易工棚、危旧房屋、下穿涵洞、地下车库、危化企业、排水管网、易涝节点、广告牌、行道树,不走过场,不留空档,不留死角,对所有发现的问题当即指出,立即整改,任务分解、落实到人。同时加强农业防灾指导,组织对成熟的农作物进行抢收,加强农家乐的安全管理,要求大户及时加固大棚等农业设施。全镇共检查出隐患点16个,目前,已完成除险5处,维修排水设施3处,疏通易涝节点3个,清理影响行洪安全河段3处,落实防范措施2处。
二是突出做好对城镇区内涝的防范。镇区近年来存在建设项目多,地面硬化面增多、排滞管网不畅、管径偏小等情况,加上近期几轮台风的降雨影响,目前土壤蓄水饱和、河网水位较高,下渗能力明显降低,降雨地表汇流速度加快,再加之短历时、高强度极端降雨气候发生,镇区防内涝将成为这次防汛防台救灾的一个突出重点。接下去将要求村镇建设办联合综合行政执法分局加强街面巡查,台风期间,对易涝地段加强值守,加固摆放各类指示标志,做好必要的交通管制及其他应急措施,适时封闭危险路段,发布道路封闭信息,疏通交通,疏散群众,杜绝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做到应急队伍随需随到,应急物资随需随补。
三是突出抓好彭墩圩区的安全度汛。彭墩圩区面积3901亩,圩堤长度10.457公里,排渠长度28.5公里,拥有排涝闸站6座,水闸7座。镇水利部门与彭墩村委对6站7闸开展了一次全面的安全专项检查,采取技术措施及时消除一切安全隐患;明确各闸站的汛限水位,超标准强降雨按预案果断处置的方法; 虽然圩堤已全部完成除险加固,但仍然不能放松,对水位安全没有把握时要求在强降雨前进行预排,采取一切措施坚决保证圩区安全度汛。
三、做好准备,增强防灾抗灾能力
一是及时补充防汛物资。按照分级储备的原则,我镇安排了防汛防台专项资金对镇级防汛防台抢险物资进行了补充。各村(社区)根据储备定额补充了防汛防台抢险物资。
二是落实抢险救援队伍。入汛前就已要求各基层防指单位抓紧调整、充实防汛防台抢险队伍,并逐一登记造册,明确工作责任。袁花镇现有镇级防汛抢险救灾行动人员30人,由全镇基干民兵组成,下设18个村(社区)抢险分队,共有抢险队员120人。根据当前防台新情况,镇防指还组建了由镇党政综合办、人武部、党建工作办、广电站、经济发展办、社会事务办、派出所、交警中队、财政所、国土所、村镇建设办、农业农村办、应急管理办、综合执法分局、袁花城管分局、环保分局、水务营业所、社会治理办、小城市管理办、政务服务中心、供销社、供电所、消防队、电信公司、移动公司等部门参加的应急工作组,共有人员62人。
三是确保避灾场所正常启用。按照“分散转移为主、集中转移为辅,灾民避灾就近就便”的原则,结合我镇台害多发的特点,前期镇已组织专门力量,针对性地解决了场地、资金、人手问题。要求各避灾场所负责人依照标准月月自查的情况下,应急管理办结合每半年一次的安全隐患大排查,全面消除避灾场所安全隐患,结合避灾安置场所规范化考核标准配齐配足避灾物资,完善各类标识制度,壮大避灾场所管理队伍、志愿者队伍,全面掌握需转移人员名单,一旦启动救灾响应,人员及时到岗,确保台灾时能随时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