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桥区柯岩街道三步法打造基层应急管理站
发布日期:2019-08-15 00:00 来源:省应急管理厅 浏览次数:
  柯桥区柯岩街道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运作”的工作要求,结合“以履行自然灾害、安全生产(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和突发公共事件先期处置为主要职责”的职能定位,从完善人员配置、优化设备建设、畅通运转机制三个方面着手打造应急管理站。
  一、完善人员配置
 
  先期建设由人武部长牵头,在人员具体设置上由长期负责消防安监工作的人武部副部长担任应急管理站站长,考虑到山塘、水库、河道、山体等安全应急工作等职能已整合到应急管理站中,安排长期从事水利工作的机关干部担任副站长,并选配一名街道在编干部充实到应急管理站。另外,应急管理站配备了13名具有丰富的消防安监工作经验的辅助人员,基本上都是从退伍军人和消防队员中选聘,保证了应急管理站工作队伍的专业性,确保在突发事件处置中能够“拉得出、打得赢”。
  二、优化设备建设
 
  一是从需求出发,合理设置功能用房。将应急管理站设在便民服务中心,使用面积1000余平方米,内设“四室四库四中心”。指挥中心是应急管理站的“大脑中枢”,也是应急管理站建设最核心的内容。应急综合体验中心是绍兴地区率先以应急为主题设立的综合型、科技型互动体验中心,分室内体验和室外体验两块,对村、居(社区)、企事业单位、中小学生等开放,目前已组织500余人次参与体验。
  二是从效率出发,搭建应急管理智慧平台。一是在辖区内安装了4个高位高精度烟感监控,联合图像自动识别预警平台,可实现24小时全域烟感监控,出现险情时第一时间向智慧平台发送警报。二是在街道各关键部位设置视频探头,对水库、山体、河道等重点监控,数据实时传输至智慧平台,为工作人员判断险情提供依据。三是推动智慧消防工程建设。在重点企业、学校、医院加装烟感报警装置、智能水压监测装置和智能用电装置。立体式将烟、水、电管控起来,报警信息无线传输至智慧平台,弥补高位监控及视频探头死角的不足。四是设置应急广播206处,涵盖所有村居社区、公墓等烟火风险高的区域。由智慧平台编制广播内容,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在清明等特殊时点可对群众进行安全知识宣教,确保最直接、最有效地将应急信息传递给群众。五是将“安全巡查”app与智慧平台关联,工作人员可实时将发现的应急管理风险点上传至智慧平台。借助科技手段搭建智慧平台,通过“人防+技防”,提前化解了风险,使应急管理工作更高效。
 
 
  三、畅通运转机制
 
  一是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应急管理站实行“准军事化”管理。制定岗位职责,确保每位工作人员责任清晰,分工协作通畅。从日常监管到险情发现再到协调处置,所有业务流程均书面化、可视化,确保人员调动时接替人员能在短时间内上手。建立了24小时值班制,已落实应急值班值守240人次。同时强化专业培训,使每位工作人员都熟练掌握应专业知识,避免因专业知识不足导致险情处置不当而造成更大影响。
  二是疏通各智慧系统间联系。各软件、硬件设计之初着重考虑实用性及互补性。理顺各软件与指挥中心的运行机制,使信息上报、处理、反馈通畅高效,使工作人员操作使用直接、有效。
  柯岩街道应急管理站已经在实战中取得了成效,7月19日177路公交在澄湾村起火,高位监控立刻捕捉险情视频,应急指挥中心(智慧平台)第一时间向澄湾村发出指令,澄湾村迅速派员赶赴现场救援,第一时间控制火势,实现了“救早、救快、救小”的目标。赵区长对此作出了“反应迅速、救援及时、值得肯定”的批示。这是对应急管理站的实践检验,也证明了应急管理站运行机制的有效性。柯岩街道应急管理站成立至今已累计开展安全消防专项整治10次,检查企业4583家次,发现隐患443处,发出整改通知书301份,关停企业27家;开展防灾减灾和安全生产宣传5次,发放各类宣传品 730 份;消防火灾先期处置 8 次、开展应急演练 2 次,安全隐患事故同比下降60%,火灾同比下降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