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市“四举措”做好第9号台风“利奇马”防御工作
发布日期:2019-08-19 00:00
来源:省应急管理厅
浏览次数:
在省委、省政府和省防指的正确领导下,我市认真贯彻车俊书记、袁家军省长关于防御“利奇马”超强台风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科学部署,全民动员,众志成城,万众一心,赢得了防御“利奇马”超强台风的重大胜利,全市上下无一人员伤亡,把超强台风对我市造成的损失降到了最低程度。
一、各级高度重视,全市上下全面动员。
8月5日起,市防指组织海事、海洋与渔业等部门就海上防台工作开始部署。7日下午6时市防指启动了防台风Ⅳ级应急响应,7日下午至10日晚上,市防指按预案启动防台风应急响应,严密监视9号台风走势,连续召开六次全市防台工作视频会议,下发了一系列防台通知,实时部署防御工作。市委书记俞东来、市长何中伟在防台风Ⅱ级应急响应启动之前就坐镇三防指挥中心,并多次赴防台重点区域实地检查指导。一是领导分工负责。市四套班子领导按要求分头深入到重点区域、重点部位、重点项目现场蹲点指导检查抗台工作。二是全员到岗到位。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各部门、各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全部进岗到位,指挥防台。全市党政机关取消周末休息,坚守工作岗位。三是应急抢险严阵以待。为有效应对应急抢险,驻舟部队、消防救援支队和专业抢险队伍共组织1500余人做好了全力投入抢险救灾的准备,加大了防台抢险队伍覆盖面,全市紧急调用防汛麻袋、救生衣、水泵、小型发电机、大型应急照明灯、挖掘机、铲车等各类防汛抢险物资予以备用,为防台抢险工作提供有力保障。四是基层勇当堡垒。社区(村)等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社区(村)干部和党员干部全部冲在防台第一线。五是部门协同作战。气象、水利、自然资源和规划等部门精准监测,交通、经信、海事、海洋与渔业等防指成员单位按各自职责开展防台各项工作,紧密联动,快速高效,实现了“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的防台目标。
二、夯实防台基础,打好有准备之仗。
舟山作为海岛地区,虽然有跨海大桥与宁波相连,但若台风正面袭击,舟山必然成为孤岛,外来救援力量难以进入。我们做好变成“孤岛”的最坏打算,在台风构成实际威胁之前,做好充分的应急准备。一是全面落实应急预案。主汛期来临前,我市全面修订完善了《舟山市防汛防台抗旱应急预案》、《舟山市海上防台应急工作预案》等预案,提高了防台工作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7月上中旬,部署开展了全市汛中检查和防汛防台综合应急演练,为防台工作取得全面胜利提供了实战能力保障。二是全面落实避灾场所。防台期间,我们按照要求,全面落实防台避灾各项措施,及时启用市内219个避灾场所,并对避灾场所进行安全检查,为避灾群众提供矿泉水、面包、热食等食物及被子、席子、照明物品和生活应急等,保障避灾群众安全度过台风灾害。整个台风过程,全市共避灾安置15448人。三是切实做好人员转移安置工作。对危房住户、企业危险厂房区人员、海水养殖人员、非标准海塘内居住户、临时工棚等聚居外来人口,逐一进行安全转移,或动员其投亲靠友,或转移至就近开放的避灾安置场所,确保转移群众的正常生活。截止7月10日晚8点,全市共安全转移群众62080人,其中船只回港31102人,危房转移3998人,其他转移26650人。另外,全市旅游景点全部关闭,1387名滞留游客得到妥善安置。
三、抓实重点领域,避免重特大损失
与大陆地区相比,除了常规的防台措施外,还有大量的各类船只、众多的危化企业以及多座跨海大桥,这是舟山防台工作的重中之重,舟山防台的任务更重、压力更大。
1、抓好各类船舶安全防台工作。舟山海域船舶数量多而且种类复杂,我们针对渔船、货船、外籍船舶、三无船只、无动力船舶、休闲渔船等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防范和救助措施。一是落实渔船等防台措施。在台风消息发布后,市三防指挥部立即发出通知,要求所有出海船只必须立即到符合安全条件的港口避风,在港渔船一律禁止出海生产。经过多方组织动员,8日12时前全市5772艘原和255艘休闲渔船全部到港避风,同时落实了回港避风船只的安全避风措施;二是确保无动力船舶安全。市防指全面准确掌握无动力修造船舶、无动力施工船舶、已有动力但未配备船员的船舶落实防台风措施等情况,合理配置适合无动力修造船舶靠泊的码头、锚地、浮筒等辅助设备,把28艘大吨位拖轮部署在全市重要区域,同时督促落实企业主体责任,要求对所有无动力船舶一一落实防台措施。在强台风来临之前,全市196艘无动力船舶全部落实了防台措施,其中无动力修造船舶131艘(码头防台59艘、在船坞(船排)防台53艘、在港池式码头防台18艘,锚地锚锭1艘);三是强台风应急响应期间,全市客运船舶全线停航,台风范围内2852艘货船全部停航避风,确保相关船只防风保安。
2、抓好绿色石化基地防台工作。一是抓好人员避灾安置。鱼山岛原有总人数61954人,共撤离13020人,余留48934人。余留人员中,45321人转移至鱼山岛上的避灾安置点(主要为消防站、食堂、实验楼、仓库等),剩余3613人转移至砖混结构宿舍楼。台风过程中各安置点秩序井然,人员情绪稳定;二是抓好危险作业。所有建设施工单位进入紧急防风防暴雨状态,做好24小时值班及巡查工作,应急队伍和应急物资到位。宕口作业、高处作业、水上作业、临海临边作业、起重作业等所有危险作业全面停止,可移动机械设备撤离,大型固定设备无法撤离的采取捆绑固定;三是基地海上施工船舶全部撤离至避风锚地,各相关施工单位密切关注在锚地避风船只的安全动态。
3、抓好水利工程安全防台工作。组织人员力量对全市的水库、山塘进行全面检查,每座水库、山塘都落实专人负责,各级水工程管理人员全部到岗,水库安全监督责任人驻库巡查,加密对水库的巡查次数,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及时处理。全市超过汛限水位的水库、山塘提前预泄预排,病险水库坚决按“病库限蓄、险库放空”的规定执行。对下游有人居住的水库、山塘,逐一制订人员转移预案,明确报警信号、转移路线、转移地点、转移指挥人,以确保人员生命安全。强台风期间,海塘、矸闸的管理人员实行24小时值班,加强对海塘、矸闸的巡查,要求按照市三防指挥部的部署,对河道蓄水进行预排,防止高潮位时海水倒灌和突降暴雨时发生内涝,确保水利工程临时防台度汛措施落到实处。
4、严防小流域山洪和地质灾害。持续强降雨极易引发小流域山洪、山体滑坡和局地内涝等次生灾害。全市各有关部门和各乡镇、街道、社区,对存在质量安全隐患的房屋及早进行全面排摸,对可能引发的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事前梳理并实行动态管理,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并做好人员转移的各项准备;各地基层防汛责任人及山洪灾害预警员、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员、气象协理员及时进岗到位,加密山洪易发区和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巡查监测,及时发布预警,第一时间转移人员,确保安全。台风期间全市共发布预警预报17次,发送预警短信3960条。累计出动地质灾害检查组250组、728人,对683个危险区域进行了检查,总共对78处危险区域的347名群众进行了转移。利奇马期间,全市共发生地质灾害灾情4起,险情11起,其中成功避让地质灾害2起。出动应急调查组46组,对130处区域进行了实地调查。
5、抓好城市防洪排涝工作。按照市防指的部署,各地提前落实城市防洪薄弱环节的应急度汛措施和城市地下空间、车库等城市低洼地带安全防范措施。加强城市防洪排涝设施的维护管理,提高防洪应急能力。落实加强排涝水闸的管理,及时预泄预排。超强台风期间,我市部分区域出现不同程度积水,路面最大积水深度达50cm以上。全市共有强排泵站60处,强排能力563立方米/秒,台风期间全部开启投入使用,强排水量超过2300万立方米。通过消防、武警、社会救援力量等相关力量的共同努力,截至11日12时,全市排涝工作基本结束。
四、指挥协调得当,成功应对突发事件
面对各类险情和突发事件,市委、市政府靠前指挥,市三防指挥部全力协调,在省工作组的大力指导帮助下,各类险情和突发事件得到快速处置,在台风期间共计投入抢险人数达1.77万人,救助了7名遇险人员,未发生一起人员伤亡事故。
1、有效应对海上人员救助事件。共五起:(1)普陀区展茅螺门万强船厂码头维修的“海仕通668号” 运沙船发生后缆绳断裂,船体移位事件。经市三防指挥部指挥调度,海事、港航等部门共同协商营救,停靠于附近码头,落实了加固措施。(2)普陀区沈家门港一艘瑞安籍渔船因风大浪高移位致使旁边一艘普陀桃花籍渔船锚链断裂,经普陀区相关部门通力合作,最终将桃花籍渔船与附近渔船通过缆绳加固。(3)秀山东锚地一艘无动力船舶走锚,市搜救中心协调东海救助局派出拖轮前往救助,后将船上6名船员转移。(4)普陀区沈家门籍海利617号远洋灯光围网钓鱿鱼船发生船锚移位,即将与其他渔船相撞。海上搜救中心派出“舟港拖20轮”(停泊于金海湾码头)立即前往该船进行救助,成功恢复动力。(5)9日17时12分接报:在长涂港内锚泊的渔业冷冻船“海力617”(事发时船上6人)发生走锚,请求救助。接报后,市搜救中心立即协调轮驳公司所属拖轮“舟港拖20”前往现场协助稳定船位。18时33分,“海力617”险情解除。
2、有效应对地质灾害突发事件。受利奇马影响,定海区白泉镇普降暴雨。截至10日14时,该镇累计降雨量已达161.5毫米。当地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员在开展24小时不间断巡查中发现,新港社区钓门区域地质条件脆弱,钓山157-1号和张家坑49号房后边坡坡度较陡且残坡积层较厚,坡面已有浑浊泥水下流,立即通知定海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和白泉镇政府工作人员赶赴现场,经研判,决定第一时间撤离受威胁群众。11日凌晨,该两处屋后边坡发生崩塌,方量分别为15方和20方。崩塌土方直接摧毁民房墙体,掩埋部分生活区域。由于预警及时,撤离到位,受威胁的2户3人均未发生人员伤亡。
3、高效处置多起区域停电、城乡受淹等突发事件。在超强台风影响过程中,市三防指挥部接到共计30余起区域停电、城乡受淹、偏远小岛病人就医等应急事件报告,如定海马目取水泵站供电故障影响城区供水、定海某驻舟部队营房积水严重、朱家尖漳州村因积水过高人员被围困、岱山长涂岛病人突发疾病急需就医等突发事件,均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处置,使其造成的影响、危害程度和损失降低到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