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援一线上的奇兵——记象山县社会应急救援队伍
发布日期:2019-08-09 00:00 来源:省应急管理厅 浏览次数:

       2018年8月8日,应急管理部党组书记、副部长黄明在浙江绍兴调研社会救援力量参与应急工作,强调社会救援力量是我国应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强引导、强化服务,积极支持和规范队伍建设发展,推动社会救援力量发挥更大作用。
       目前,象山县拥有9支社会应急救援队伍,分别是户外应急救援队、蓝豚水上救援队、雄鹰应急救援队、野狼公益服务中心、孙茂芳公益救援中心、蓝天救援队、石浦港应急救援队、石浦海心应急救援队、蓝羚应急救援队等。这9支队伍在各类社会救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人员精干。这是由一群具有专业知识、热爱生命的热血青年自发组织而成的队伍。现有核心骨干人员443人,专职队员1人(浙江省孙茂芳公益救援中心队长),志愿者人数478人。队员年平均培训时间164小时,可72小时连续出勤最大人数为78人。其中户外应急救援队、蓝豚水上救援队、雄鹰应急救援队、野狼公益服务中心是省救灾协会成员单位,蓝天救援队是全国蓝天救援组织的象山分队。
       装备精良。各支队伍合计配备了快艇、冲锋舟、摩托艇、橡皮艇、玻璃钢艇、拖轮等各类应急救援船只40余艘,运兵车、声呐探测仪、潜水服、热成像仪、无人机、消防水泵、发电机、专用救援绳索、油锯、专用救生衣、防护服、医疗急救包、卫星电话、GPS等各类装备数千套件。而绝大多数的装备来自民间自筹资金实现。同时,持有地震救援、潜水、快艇、索降等各类合格专业救援证书达400余本。
       战绩显著。各支队伍在失联人员搜救、地震、山地、水域、地质灾害抢险救援等方面发挥了较大作用,历年累计救援救灾2300余次,救援救灾出动34600余人次,参与社会各类安保活动上千余次,具有跨区域救援能力和自我保障能力。曾参与丽水苏村泥石流救援、兰溪水灾救援、浦江县3小孩失联搜救、鲁甸地震救援等跨区域救援行动。多次参与象山县本地的老人、儿童的走失搜寻、溺水事故、车辆坠河等应急救援行动。尤其是在今年7月份杭州淳安9岁女孩在松兰山景区失踪事件中,整整四天时间9支队伍500余人次顶着烈日,不畏艰险,全身积极参与联合搜救行动,得到公安部、省公安厅、省应急管理厅和市政府及县政府的高度肯定,社会反应良好。
       口碑良好。在社会群众中全面推行救生宣传教育,各队组织队员为学校、社区、单位及社会企业等开展针对性的专业救援技能,每年培训上百场,受益人群达到上万人,如开展海上(河道)水域救援、山地搜寻、索降、潜水、船只驾驶、野外生存、破拆、医疗急救等培训。队员们不仅积极配合政府部门开展应急救援演练,做好大型体育赛事保障、重大活动安保工作及防溺水等安全宣传教育工作,而且发挥自身行业优势,积极参与各类公益活动,以实际行动赢得人民群众的好评。
       制度健全。社会应急救援队伍建立了严格的入队标准、申请、出勤、请假、值班、训练和财务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尤其是在训练上推行基地化集训,开展梅花桩、障碍墙、独木桥、匍匐电网、水上救生及山地救援等课目训练,提升队员单兵作战和协同能力。多数队伍建立工会组织,队员参与热情高,自律性强,有效保障队伍的良好运转。
       象山县社会救援力量虽具有资源丰富、贴近一线、组织灵活、发展速度快、参与热情高、活动范围广、服务领域宽,但也存在着队伍运行经费紧张、队员保险难落实等实际困难。今后全体队伍和队员仍以公益救援为己任,不忘初心,攻坚克难,始终坚持在救援第一线,在灾害事故应急救援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