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余杭区强化重点监管 开发隐患智能管控场景
发布日期:2019-09-26 00:00
来源:省应急管理厅
浏览次数:
杭州市余杭区应急管理局从防控重大事故的角度,聚焦重点行业、高危场所的重大风险隐患,利用视频捕捉和智能分析技术,初步在危化品企业设立了六个智能应用场景,并依托信息系统全面识别隐患、预警风险,建立企业、镇街和部门三方联动的分级整改闭环机制。
一是聚焦重点人员抓管控。严格相关国家标准,以降低事故等级为重点,突出专用车辆和车作业间的人员等,在危化、涉燃爆粉尘、喷涂等三类高危作业场所,分类落实人员数量上限管控、在线预警;在危化品生产、储存区域的入口处设置视频监控,同步关联“城市大脑”危化品专用车辆数据库,一方面辨识车辆合法合规性,另一方面辨识车辆押运员和驾驶员否有相关资质情况。
二是聚焦重点岗位抓管控。严格危化品进出库管理,对照企业安评报告对最大储量和最多品类的要求,要求危化品生产、带储存经营等重点企业,进行进出库系统动态登记,实时管控危险化学品仓库储量,并将超量和超品类作为重点执法情况。
三是聚焦重点作业抓管控。一方面根据化学品生产企业特殊作业规范要求,划定动火作业预警区域,对在区域类出现的气瓶进入和火星现象,进行实时报警传输。另一方面,针对企业可燃有毒气体报警装置、液位仪等装置装而不用、报警不处置等情况,实行物联网技术改造接入,并连通至智慧安监系统,重点捕捉情况异常和装置停用等隐患。2019年以来,系统共发现监测报警2402起,其中高危场所人员数量超限52起,违规动火作业72起,可燃、有毒气体、液位仪等传感报警1089起,危险化学品储量超标31起,车辆资质不符1158起,报警及时处置率为9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