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以”送安全”进农村文化礼堂为抓手 打造“七进”活动新名片
发布日期:2019-09-26 00:00
来源:省应急管理厅
浏览次数:
为着力推进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七进”活动,全面构建“大安全、大应急、大减灾”体系建设,今年以来,台州市应急管理局以”送安全”进农村文化礼堂为抓手,通过市、县两级全力开展、重点推进,切实提升了广大群众安全防范意识、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截至目前,全市已开展活动207余场,获益群众1.5万余人次。
一、全面部署,层层落实。
一是定项目。为更好的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四万工程”建设,结合应急管理职责,经过反复考虑与协商,将安全生产、消防、防灾减灾等安全知识作为主要服务内容,通过与各地服务点的沟通,从保证服务的实效性出发,最终确定以“增强防灾意识、共筑平安乡村”系列知识讲座为重点项目,推进”送安全”进农村文化礼堂。二是明重点。从服务的内容出发,摸排各县(市、区)农村文化礼堂所在地的安全生产、消防、防灾减灾的形势,确定服务对象,选定市级服务点22处,县级服务点280处。三是早部署。根据市委宣传部和市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开展农村文化礼堂服务“四万工程”的通知》(台宣〔2019〕22号)文件要求,及时下发了《关于开展“送安全”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的通知》,对应急管理系统市、县两级300场活动进行分解,明确服务重点与要求,确保活动有效推进。
二、全员参与,形式多样。
一是全员参与。从贴近农村、贴近群众、贴近服务点的要求出发,动员各条业务线全部参与到送安全”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中,充分发挥业务线业务精、能讲透、会演示的群体优势,普及安全生产、消防、防灾减灾等安全知识,全市应急管理系统共有200余人次参与活动。二是保障到位。责任部门做好总牵头,积极与服务点沟通协调,做好落实活动场地、组织听课村民、挑选播放视频、把关授课内容、准备活动小礼品等环节的保障,确保每一场活动有序开展。三是形式多样。在活动开展过程中,除了宣讲、播放宣传片、发放小礼品等常规动作外,还发掘了“三学式”服务,“结合式”服务、文艺下乡等多种形式,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如台州市应急管理局在6月活动中,设置了VR虚拟场景现场体验环节,通过VR技术模拟了火灾发生后如何正确逃生,居民们纷纷上前体验,表示场景很真实,收获颇丰。椒江区应急管理创新“三学式”服务,即梳理5项重点内容由群众自主点单宣讲学习,依托安全体验馆、微型消防工作站等场所开展体验式学习,针对突出问题开展专题讲座学习,不仅服务面广,参与服务的群体也多,收到了明显的效果。临海市应急管理局将宣传活动与平安创建文艺下乡巡演相结合,依托文艺宣传队,将安全知识带到群众中,深受欢迎。
三、全年统筹,丰富内容。
一是突出宣传主题。根据气候特点与重点工作安排,合理排出每月宣传主题,如5月份结合5.12防灾减灾日设置地震和地质灾害和应急逃生两个主题,2019年市级安排7个月开展活动共设置10个宣传主题服务22家文化礼堂。二是强化实战演练。为实现服务有质量、服务有提升的目标,要求全市”送安全”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在每个服务点安排不少于1场演练,由群众亲自参与、亲自体验、亲自说感受,确保群众有收获。三是加强部门协作。根据宣传重点,邀请相关部门作为授课老师参加活动,如6月11日下午,台州市应急管理局在路桥金大田村文化礼堂开展活动,邀请了电力、消防、交通、红十字会等单位的老师现场讲解农村用电安全知识、火灾逃生知识和灭火器的使用、交通安全常识及溺水后心肺复苏等贴近群众生活实际的安全知识。联合重点部门,共同推进送安全”进农村文化礼堂。如临海市应急管理局政法委、文体旅、消防救援等部门紧密合作,组织开展主题讲座、巡回宣讲、现场法律咨询活动,为群众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共创平安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