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市强力推进解决小微企业园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三项难题”
发布日期:2019-09-27 00:00
来源:省应急管理厅
浏览次数:
海宁市目前已建成小微企业园共21个,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带动就业、改善民生、促进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部分园区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仍存在园区安全管理机构未有效建立、安全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隐患排查治理、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安全管理薄弱等突出问题。为深入推进小微企业园安全生产管理规范化建设,海宁市引入“保险+服务”模式,并协调解决安责险推进中的服务衔接、服务多样化、信息共享等难题,扎实提升园区安全管理水平。
一是解决安责险与现有服务衔接难题。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经过2015年至2017年三年政府引导,海宁市已基本实现500万以上企业点对点购买服务、小微企业村(社区)集中购买服务全覆盖。21个已建成的园区中,有16个园区由业主单位或运行管理单位集中聘请社会化服务机构,陆续开展教育培训、隐患排查、应急演练、安全评价等服务,年度部分服务已经完成,部分服务正在开展或计划开展中。为扎实推进小微企业园“保险+服务”工作,海宁市应急管理局深入调研园区当前安全生产和管理情况,协调属地政府、园区业主单位、承保单位各方问题和难点,理顺安责险初次承保与园区现有服务的衔接问题,切实发挥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在事故预防、灾害处置、利益保障等作用。
二是解决安责险服务多样化难题。海宁市正在运行的21个小微企业园中,2个为市级经济平台开发建设和直接管理的园区,6个为镇级开发建设和管理的园区,6个为村级集体抱团建设项目,其余7个为私营单位(个人)开发建设的园区。园区安全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安全风险问题也多种多样,对安全生产服务需求存在一定差别。为切实发挥“保险+服务”作用,精准服务园区多样需求,海宁市在推进安责险过程中,探索实施多样化服务机构和“个性化”定制服务模式,针对园区安全管理现状和风险隐患,选择不同规模级别的服务机构上门服务;定制培训教育、隐患排查、应急演练等服务菜单,园区可根据现状选取服务内容、服务次数、服务方式,确保“保险+服务”与小微企业园精准对接,拓宽安全生产责任保险覆盖面。
三是解决保险机构与监管部门信息共享难题。立足于发现隐患是基础、解决隐患是根本的原则,承保单位依托安责险大数据平台,对服务机构和服务专家的服务行为进行全过程记录,对排查隐患、整改隐患情况进行充分分析,强化对服务质量的管控。同时,探索“安责险大数据平台”与“海宁市安全生产云平台”数据共享的模式,对比分析安责险服务机构发现隐患、隐患整改、重大隐患问题报告与企业自查自改、政府部门监督检查相关内容,对服务机构服务行为、服务质量、隐患整改效率、企业评价等信息实行共享,共同研究服务机构的奖励和惩处的具体措施,确保服务机构规范、有序、热情开展各项服务,保障企业满意度,为全市营商环境的改善和提升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