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区“点线面体”四强化构建新应急体系下防汛防台“立体网”
发布日期:2020-01-02 00:00
来源:省应急管理厅
浏览次数:
今年是机构改革元年,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对我省影响最大的第9号超强台风“利奇马”,南湖区坚决扛起首位担当,实施“四强化”工作法,紧箍防汛防台“点线面体”,垒好防汛防台“立体网”,防御台风“利奇马”工作获市政府表彰,被授予“集体二等功”。具体做法如下:
一、强化责任落实,抓准防汛防台“点”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注重上层建筑。成立以区长为总指挥,16个责任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防汛防台抗旱指挥部。二是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原则,各镇(街道)防指对本行政区域内的防汛防台工作负全面责任,各级防指切实履行职责。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注重上层建筑。成立以区长为总指挥,16个责任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防汛防台抗旱指挥部。二是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原则,各镇(街道)防指对本行政区域内的防汛防台工作负全面责任,各级防指切实履行职责。
三是加强基层防汛防台体系建设,及时调整充实基层防汛责任人,实行定格、定人、定责监管,汛前,各级防汛防台责任人在《嘉兴日报》进行公示,确保责任真正落实到位。
二、强化制度建设,联密防汛防台“线”
一是建立健全领导负责制。要求各镇(街道)和成员单位明确分管责任领导,确定联系人,确保各项工作落地,发生人员变动时要第一时间告知区防指办,及时更新信息。
二、强化制度建设,联密防汛防台“线”
一是建立健全领导负责制。要求各镇(街道)和成员单位明确分管责任领导,确定联系人,确保各项工作落地,发生人员变动时要第一时间告知区防指办,及时更新信息。
二是全面推行责任考核制。机构改革,镇(街道)的应急管理体制改革进程较慢,为防止办事推诿,提高工作效率,我区将防汛防台各项工作纳入平安考核,同时督促各镇(街道)加快应急管理中心(办公室)职能整合,加快改革进程。三是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对汛前大检查可能影响安全度汛的140余处隐患,区防指发出11份督查整改的通知,要求各镇、街道在规定时间内整改,4月上旬对基层防汛防台责任人电话抽查结果全区范围内进行通报。
三、强化协同作战,铺实防汛防台“面”
一是上下联动。应急响应期间,加强与上级防指沟通联系,及时组织视频连线,将上级会议精神第一时间传达到各镇(街道),并细化工作部署。
三、强化协同作战,铺实防汛防台“面”
一是上下联动。应急响应期间,加强与上级防指沟通联系,及时组织视频连线,将上级会议精神第一时间传达到各镇(街道),并细化工作部署。
二是左右协同。按照预案,Ⅱ级应急响应启动后,宣传、民政、住建、交通、农水、电力、供水、供气等主要成员单位入驻区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第一时间掌握了解各条线动态信息。
三是内外并举。落实118处避灾场所,超额完成32处避灾安置场所规范化建设工作。组建抢险救援队、应急抢修小分队、医疗保障队及民兵应急抢险队44支2128人,培育2支社会救援力量(蓝天和益弘救援队)共84人。“利奇马”期间,全区累计出动14779人次,抢险车辆163台,机械设备127台,共计转移9916人,加固工棚1271个,121个塔吊,加固行道树526棵,加固围挡4590米。处理灾险情1918起。
四、强化宣传力度,垒牢防汛防台“体”
一是加强基层防汛防台减灾知识宣传。从“全民参与”的要求出发,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广泛开展防汛防台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及防灾避灾知识教育,4月15日区防指联合新丰镇人民政府开展防汛防台系列宣传活动,共200余人参加。
四、强化宣传力度,垒牢防汛防台“体”
一是加强基层防汛防台减灾知识宣传。从“全民参与”的要求出发,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广泛开展防汛防台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及防灾避灾知识教育,4月15日区防指联合新丰镇人民政府开展防汛防台系列宣传活动,共200余人参加。
二是建立基层各类责任人培训制度。在总结历年来防汛防台抗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科学安排培训内容,对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责任人进行岗位培训,5月12-15日、8月26日和10月29日先后3次组织开展了防汛应急管理专题培训班,全区应急管理干部共180余人参加。
三是强化宣传全网覆盖。“利奇马”期间,全区累计向群众发布防汛防台预警信息40万余条,向各类基层防汛防台体系网格责任人发送防台信息近20万条。宣传部门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手机短信等媒体,及时或滚动播发台风动向、自防自救知识和各级党委、政府防台风部署及要求告知广大群众,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防台抗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