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1日,浙南产业集聚区某企业发生一起起重伤害事故,正在作业中的简易升降平台突然停止后高处坠落,导致轿厢内的2人1人死亡1人重伤。2017-2018年两年间共发生类似事故7起,死亡1人,重伤7人。据事故调查和统计分析,这种由于简易设备障碍导致的安全事故频发高发,远远高出其它机械设备上发生的事故数量和死伤人数,在工贸类企业安全生产事故总数中占比2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和《简易升降机安全规程》,额定起重量大于等于500公斤,或货厢最大有效面积大于等于2.10平方米的升降机属于特种设备,归属市场监管部门管理。而处于标准以外的设备处于无人监管的盲区。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辖范围内游离于监管视线之处的这种设备达2000余台,涉及企业数量1500余家。甚至一些企业投机取巧,有意降低起重量或者货箱面积以逃避监管。浙南产业集聚区应急管理部门及时吸取血淋淋的经验教训,切实肩负起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职责,用实际行动践行“敢担当、勇作为”的新时代温州人精神,迅速部署开展专项行动,填补监管空白,竭力防范遏制鲜血事故再次发生。
一是凝聚各方力量,率先出台整治标准。2019年1-6月,根据前期调研,辖区内目录外特种设备主要有简易升降机和行车两种类型,难以依据现有的相关行业标准进行整改,因此,出台整治标准成为第一要务。经过与市场监管部门、相关行业领域专家多方研究讨论,参考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标准,结合辖区内企业实际,经过5轮修改1轮补充最终通过行业专家认证,率全市之先,出台整治标准。包含使用参数、货箱材质、结构、导轨、主机、层门、各类保护装置、极限开关、安全电压、接地保护等具体实施细节15条,涵盖设备、安装、操作到日常维护全过程,为专项整治行动提供行业依据。
二是依托基层网格力量,全面排查摸清底数。辖区街道传统“低小散”企业量大面广,安全生产意识淡薄、经济实力薄弱的小作坊和小微企业是此类简易设备的“重灾区”。2019年7-9月,以全区178个小网格为抓手,发动基层网格员力量,利用社会化服务队伍,深入村居企业,进行地毯式无盲区大排查。全区整治范围内简易升降机1079台,3吨以下行车1239台,涉及企业1407家。
三是推行社会化服务,全力推进问题整改提升。根据《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加快推进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引进专业服务能力强、业绩突出、信誉良好的社会化服务队伍,深入推进专项整治行动全面开展。2019年10月开始,采用一企一档的方法,“一对一”服务整改提升。强化专业指导、限期整改和闭环管理工作举措,对发现的问题实施清单式整改销号,经团队验收合格后张贴合格标志方能正常使用。受疫情影响,计划于今年12月底全部完成整改。同时,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要求对设备使用和维护建立管理档案,依法依规加强作业员工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切实提升安全生产意识,规范安全生产作业行为,从从源头上夯实基层基础,防范遏制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