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印发后,温岭市认真贯彻落实,在充份保障系统队伍力量的基础上,建全体制机制,全面提升应急队伍整体能力。
(一)初步构建应急组织指挥体系。一是整合各方力量。统筹建设综合应急救援主力军和社会、专业应急救援力量,加强政府专职消防队伍、民兵应急队伍、村居志愿消防队伍、社会单位微型消防站,以及红豹、天鹰、石塘海上平安民间救助站等民间救援组织等多种形式消防救援力量建设,将这些救援队伍全部纳入集中统一调度指挥体系,并将市消安委办和安委办两支队伍要有机融合、全面整合。二是健全完善预案体系。在原有应急预案体系的基础上,对照省、台州市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总体初步架构,结合我市实际,对我市的应急预案体系建设进行了重新梳理,对全市的应急预案编制修订工作进行全面明确。按照规范要求,从顶层设计上尽量做到应急预案全覆盖、无盲点,市级专项应急预案从原有的30个左右,扩展到60多个。截至目前,已修编包括防汛防台抗旱、突发公共卫生、食品安全事故、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农作物生物灾害、大面积停电、环境污染、饮用水源污染、肉食品市场供应、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等专项应急预案和突发事件科学技术、突发事件医疗卫生应急救援等应急保障方案。另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我局负责的7个专项预案也已委托编制,目前尚在进行中。三是加快推进平台建设。整合了包括气象、农水、港渔、110应急联动平台、综治四个平台等各部门监测预警平台和雪亮工程视频监控、避风渔港视频监控等视频监控资源。编制《温岭市应急信息化平台建设规划》和《温岭市应急指挥平台一期项目建设方案》,着力构建“两网络”、“四体系”和“两机制”。(“两网络”是指感知网络和应急通信网络,“四体系”是指数据支撑体系、业务应用体系、标准规范体系和运维保障体系,“两机制”是指信息化工作机制和科技力量汇聚机制。)全力推进应急指挥信息化建设,今年我局已安排预算300万元,用于应急指挥平台建设,目前18套移动单兵系统、1台无人机、1套车载视频和1个布控球设备服务全部到位。特别是移动单兵系统和布控球,在“6.13”槽罐车爆炸事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省厅领导的肯定。明年还计划继续安排700万元,用于应急指挥平台建设。
(二)有序推进应急联动机制建设。一是加强应急联动。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我局积极协调政法委、公安、消防、卫健等各相关部门,重新明确工作职责,探索开展应急救援联动新方式,不定期开展应急联动现场抽查点验,抽查范围覆盖全部市级部门一、二级应急联动单位和大部分镇(街道),并将抽查结果及时进行通报,有效强化了全市的应急联动工作机制。机构成立以来,共组织开展点检6次。今年8月29日下午,我们联合公安、消防、卫健等21个部门单位和5个镇(街道)、4支民间救援队在东部新区开展应急联动及防汛防台抢险救援应急物资装备现场点验拉练活动,突击检查应急抢险救援能力。二是加强应急值班值守。制定印发应急值班值守制度,充分整合防汛值班与应急值班,加强值班值守力量,实行全员24小时领导带班值班制度,并在汛期与农水部门保持防洪排涝调度、监测预警等方面密切联动。局应急值守工作总体执行有力,开展正常有序,有效处置了多次应急事件。为进一步规范应急值守工作,提高应急值守工作效率。
(三)有效强化应急救援力量。充分整合各类抢险救援力量,积极打造“专业+准专业”“官方+民间”互为补充的应急救援抢险队伍体系。全面开展了全市抢险救援队伍调查,目前温岭共有市镇村企各级各类应急救援队伍1880多支12660多人。我们还积极培育扶持“天鹰”“蓝天”“红豹”“石塘海上平安民间救助站”“海安”“金安”等6支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在资金、装备和管理上强化保障,有力推进社会救援力量向规范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其中“红豹”和“石塘海上平安民间救助站”两支队伍列入去年省重点配育抚持的队伍,按要求完成相关建设任务,并开展了民间救援组织训练基地建设的前期探索工作。下阶段,我们将探索建立民间救援联盟,协调相关部门设立100万元左右的民间救援慈善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