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三个三” 天台县狠抓企业安全风险管控体系建设
发布日期:2020-10-30 08:49 来源:台州市应急管理局 浏览次数:

天台县共有工矿企业1643家,其中上市企业8家,规上企业175家。近年来,天台县委县政府坚持工业强县,积极推进转型升级,谋求高质量发展,逐渐形成“大车配、大健康、大旅游+优特新”产业体系,拥有了“中国汽车用品制造基地”“中国胶带工业城”“中国过滤布名城”等国字号品牌。根据《省厅关于印发浙江省企业安全风险管控体系建设实施指南(试行)的通知》及省、市其他文件要求,天台县应急管理局狠抓企业安全风险管控体系建设,强化风险防范和管控意识,12家示范企业已完成建设,面上在危化品使用企业和三场所两企业全面铺开。近年来,安全生产事故持续下降,今年工矿企业安全事故零发生,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一、“建”好三项机制,夯实风险管控体系运行基础。

一是建立多方协同机制,优化顶层设计。我局高度重视、精心部署,形成党政主导、多方协同的工作体系。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我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其他责任科室为成员单位,制定任务清单,每月定期召开会议推进工作。乡镇(街道)建立工作专班,确定试点企业名单,组建“街道+社会化服务机构+企业安全员”的专项服务团队,推动乡镇整体工作按期有序进行。制定社会化服务机构与风险管控体系建设示范企业帮扶计划,组织第三方机构的专家190多人次到企业“把脉问诊”,帮助企业完成风险辨识、风险分级、风险管控。

二是建立考核奖惩机制,发挥激励效应。强化考核督查“指挥棒”“助推器”作用。将安全风险管控体系建设工作纳入乡镇(街道)安全生产考核内容,不定期通报工作完成情况。落实企业分级分类管理,结合标准化评审,对未建立安全风险管控体系并有效运行的企业标准化申请一律不予受理。组织县局、镇街、第三方机构每月2次开展暗查暗访,每月通报工作进度。结合今年高温熔融金属作业专项整治、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隐患大排查、动火作业安全隐患大排查等专项整治,对较高风险作业岗位、环节逐项进行检查指导。

三是建立企业责任机制,强化群防群治。持续推进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年、推进年、深化年”三年行动,进一步完善了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和考核制度体系。严格落实企业第一责任人责任、全员安全生产责任,按照风险等级明确企业负责人、车间负责人、班组长、岗位员工管控层级。依托企业内部网格,针对各个风险点制订隐患排查表,建立风险四色图,并对风险点的基本信息逐一登记、建档、造册,定期开展检查和安全风险评估。

二、“做”好三个融合,优化风险管控体系责任体系。

一是将风险管控体系建设与“片区长制”相融合。依托“片区长制”,实施“网格化”管理。将全县15个乡镇(街道)的1643家企业分为若干个片,设立“总片长”“联系片长”“联系区长”和网格员。设“总片长”一名,由局主要领导担任;设“联系片长”9名,由局分管领导和退居二线领导担任,分别联系9个工业镇片区。每个工业镇片区,局里再安排2名局工作人员担任网格员,负责各个工业镇片区的工业企业;设“联系区长”若干名,对各乡镇(街道)的企业划分为若干个区,分别各乡镇(街道)两委班子担任联系区长。每个片区再划分为若干网格,由乡镇干部担任网格长进行包干。

工作要求:总片长每季对各片区工作落实情况进行一次暗访,重点督查责任落实情况;联系片长和局网格员每月随机抽查企业不少于3家;联系区长每月检查或抽查暗访企业不少于3家;乡镇网格员每月检查企业不少于4家;每月县安委办和县平安办对全县片区长制工作落实情况进行一次通报。

二是将风险管控体系建设与违法记分管理办法相融合。按照《天台县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记分管理办法》,在一个记分周期内,企业的违法违规记分达6分,企业负责人及管理员必须参加安全培训,每培训合格通过一人销6分。一次性记分超过24分、销分后仍达到24分,或不参加培训的,纳入安全生产诚信等级黑名单。销分后大于12分,安全生产诚信等级降一级。因违法记分进行销分培训7场,351人;纳入安全生产诚信黑名单2家,降级2家;今年共完成执法记分141家,1532分。

三是将风险管控体系建设与安全生产综合治理三年行动相融合。 按照省市和《天台县第二轮安全生产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的要求,将全面开展风险管控体系建设纳入《加工制造类小微企业和矿山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的子项,作为整个安全生产整治提升的重要内容。确定我县今年企业风险管控体系建设工作任务248家,明确各乡镇(街道)的任务具体数量,完善落实安全生产责任链条。目前已完成风险管控体系建设示范企业12家,利用信息化开展风险管控体系建设2家。

三、“搭”好三个通道,构筑风险管控体系发展平台。

一是精选试点单位,搭好“关键少数”示范引领的通道。根据市局要求,结合天台工业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高温熔融金属作业企业、三场所两企业、危化品使用企业、橡胶企业、其他一般工业企业、小微企业园区等12家企业作为试点单位,基本涵盖了我县各类企业。对试点企业进行分类指导,对工作环境、设备设施、工艺流程、物料运输、人员操作等重点项目内存在的风险进行细致排查,制定社会化服务机构与风险管控体系建设示范企业帮扶计划,聘请专家按照“成熟一家验收一家,验收一家合格一家”的标准进行验收,为全县安全风险管控体系建设提供学习示范标准。

二是加强宣传教育,搭好企业能力提升的通道。组织开展3次专项安全知识培训,邀请省、市、县三级专家现场讲解授课,乡镇(街道)工作人员、试点企业(园区)负责人等累计510多人次参与学习。结合“百万员工大培训”,增加企业安全风险管控体系建设内容,开展“线上+线下”安全生产培训工作,目前,线上培训7200多人次,考试通过6000人,线下培训7000多人次。组织3个社会化服务机构全体工作人员开展学习交流会4次,深入学习省厅风险管控体系建设实施指南,提升机构指导服务能力。指导汽车用品行业开展交流研讨3次,鼓励企业开展“岗位大练兵、技术大比武、技能大提升、应急大演练”活动3次,累计涉及1678人次,投入资金7.5万元,充分提升企业实操能力。

三是强化数字化建设,搭好风险智能管控的通道。充分利用台州市安全生产数字化平台,在全市最早完成企业基础数据录入,至今未出现迟报、漏报情况。指导督促企业在全面完成风险辨识后,将企业固有风险进行分级录入平台中,一方面动态掌握县内企业风险管控体系建设情况,另一方面掌握县内各企业风险隐患点,为安全生产数字化建设提供支持,我县风险管控排查排名处于全市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