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增强民众公共安全和风险防范意识,提高民众风险辨识、避险救助、应急响应能力,常山县积极探索“1234”工作法,着力构建应急、安全和防灾减灾宣传体系,全面推进安全宣传“五进”工作。
一个主题:紧紧围绕“消除事故隐患,筑牢安全防线”的主题,扎实推进安全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活动,营造人人关注安全、人人参与安全的浓厚氛围。
二个平台:一是搭建面对面交流平台。紧盯“安全宣传月”、“消防宣传月”等重要节点,联合消防、民政、住建等部门走进社区、公园等,开展线下安全摆摊,与群众面对面交流沟通,让时效性强、实用性好、丰富多彩的宣传内容深入人心。二是拓宽线上宣传阵地。广泛开展线上安全宣传活动,利用政务公开、“两微一端”等平台,宣传安全知识,推出“以案释法”栏目,曝光安全违法违规行为,切实提高辖区群众的安全意识。
三个注重:一是注重实效。坚持安全宣传工作“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定“五进”工作清单,将安全宣传工作纳入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对安全宣传提出具体要求,如企业建立安全“吹哨人”,实行“岗前3分钟”;推动安全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保证安全教育时间等;二是注重对象。针对不同行业不同人群进行“量身定制”安全宣教图书。例如,编制发放防汛安全应急手册、发放公众应急知识手册。三是注重方式。坚持摆摊“话安全”、上门“送安全”、课堂“讲安全”等形式多样、贴合实际的安全宣传活动,让安全宣传走深走实走入人心。
四个举措:一是建立健全宣传队伍。成立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挂牌应急宣教中心,以指挥中心人员和各业务科室人员为安全宣传“五进”的组织员和宣传,组建局安全宣传队伍,聘请第三方机构为“五进”培训员和解说员,壮大宣传教育队伍。二是拓宽宣传阵地载体。在6月安全生产月,利用本地报刊《今日常山》推出安全生产月论坛——“一把手”话安全生产;有序推进应急安全宣传教育体验馆建设,打造电力安全警示、用电安全消防展示等5个应急宣教基地,给群众带来“沉浸式”安全体验,全年开展安全教育培训37场,服务9200余人次。三是强化“执法+宣教”。建立执法普法机制,将安全宣传“五进”与安全执法检查相结合,以执法形式开展普法,定期进开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宣讲,增强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意识与防范意识。四是细化网格化宣传。结合2020年防汛应急演练,为群众开展地质灾害疏散逃生、紧急避险等安全知识宣传,充分发挥镇村(社区)干部、网格员等农村安全宣传主力军作用开展一系列安全宣传教育活动,通过村村响、上门宣传、办宣传栏等方式,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安全宣传的广度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