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临安区应急管理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机关党建工作走在前、作表率为目标,积极打造培育富有应急管理特色“小红伞”党建服务品牌,利用“五化管理、五大工程、五张名片”工作载体,内强制度、外树形象,亮出党员“三大员”(生活安全员、生产安全员、生态安全员)身份,树立“五先锋”模范形象(灾害风险的吹哨人、安全生产的监护人、防灾意识的引路人、事故灾难的逆行人、生命财产的守夜人),以党建+推进安全宣传“五进”工作,为群众撑好“五把伞”(安全防护伞、事故警戒伞、灾害救助伞、惠企保障伞、干群连心伞),让安全成为一种习惯。
一是推行“码上打伞”,关注农村安全问题,撑好灾害救助伞。通过全省率先试点推行“浙江安全码”,为农村受威胁区域的16004人进行赋码,精准掌握农村易受自然灾害的独居老人和留守儿童人群,为风险区每一人赋一码,在强对流天气、雨雪冰冻天气精准推送防御科普知识,制定一条紧急转移避灾安置线路,明确一位转移责任人,打通自然灾害救助最后一公里。今年梅汛期,累计下发风险预警提示单12份,汛情通告单33份,水库调度令51份,发送各类预警提醒短信65.8万条。同时,组织党员代表前往清凉峰镇浙川村看望困难党员和风险区居住的村民,并向他们讲解“浙江安全码”的申领和使用方法,和汛期安全防护措施。
二是推行“红伞联盟”,关注小区安全问题,撑好安全防护伞。通过整合应急、消防、社会救援队、社会化服务机构、省安科院专家等织密安全一张网,每名党员融入网格,依托“临里红管家”和党建联盟等平台,与社区进行结对,帮助高层小区、出租房、小微企业等专业化抓安全。今年以来,帮助西墅绿洲、天松花苑等小区业委会协调关于小区消防、管理等问题,联合社会救援力量开展多次走失驴友救援、走失老人寻找等工作。
三是推行“红伞课堂”,关注基层安全问题,撑好事故警戒伞。通过“你点我上”“百万员工大培训”等载体,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和科室负责人员到到基层开展公益授课,以及疫情期间组建“一岗三队”深入企业全面落实“三服务”和“服务企业360°”工作。今年以来,组织开展了企业风险管控体系建设培训、应急管理(安全监管)培训、森林防灭火业务培训、入汛培训等,共培训人员达万余人。同时与临安区委组织部合作,对城区13个党群服务中心覆盖漂流共享小红伞,市民可以扫码进行租借,同时通过二维码扫码了解更多安全知识。
四是推行“红伞保障”,关注企业安全问题,撑好惠企保障伞。抽调力量组成四组三专班,会同经信、消防、住建、卫健等部门加强企业复工复产审查,开展8个专整行动,针对隔离场所、重点隐患上门服务企业600余家次。协调出台临安区安全生产责任险“十条”惠企政策,为企业“战疫”助力。落实组织安全生产服务队入企业,邀请第三方免费对企业开展安全体检,制定“一企一策”,邀请矿山专家对矿山企业进行检查服务,为企业排除安全隐患。
五是推行“红伞公益”,关注群体安全问题,撑好干群连心伞。通过联合安委会成员单位,对新小区、高层小区等进行安全知识科普,内容涉及文艺表演和安全健康知识问答,心肺复苏演示、灭火器使用、管道燃气安全常识讲解,爱心理发、测量血压、就业指导等便民服务,为居民朋友送去安全和温暖。组织儿童、学生等特殊群体,开展防灾减灾安全体验馆参观活动,树立安全防灾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