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积极创建,高桥镇民乐村获2020年度浙江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称号。至此,全区已有国家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25个,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15个,基层的综合减灾和应急能力得到进一步夯实。近年以来,区应急管理局通过多项举措不断强化基层自然灾害防治能力,有力构筑起了防灾减灾救灾的第一道防线。
一是提升防灾基础管理。以属地自查、行业排查、区级抽查相结合的形式持续开展自然灾害隐患排查,严格守牢度隐患“销号关口”。积极会同区级各职能部门,扎实推进山洪灾害、地质灾害等重点区域基础普查与转移人员基础信息“赋码”工作,逐步完善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一张图。以“5.12防灾减灾日”、“国际减灾日”等特殊时间节点为契机,因地制宜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今年以来,全区已组织开展各类灾害应急演练113场,并成功举办了全省地震、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演练。开设防灾减灾课堂,走进机关、镇(乡)街道和社区(村)举办科普讲座8场,宣传普及自然灾害防治知识,受到了基层群众的欢迎。
二是完善救灾物资储备和调拨体系。加强基层应急救灾物资保障体系建设,规范改建了近千平方米区级救灾物资储备库,确保库房各项条件符合安全等级。梳理明确区级年度救灾物资储备采购计划清单,确保救灾物资储备到位。拨付103.5万元防灾减灾资金,用于各镇(乡)街道购置救灾储备物资。制定出台《海曙区调拨经济救灾物资规程(试行)》,进一步规范救灾物资调运流程,提高调运效率。
三是强化避灾安置场所建设。科学规划、指导避灾安置场所规范化建设和管理,通过完善制度,明确功能分区,强化物资储备,开展房屋安全隐患排查,实现避灾安置场所服务保障能力的持续提升。今年新增的27个避灾安置场所规范化建设目标全部完成,全区规范化避灾安置场所累计达到124个,提前两年完成了省市要求的避灾安置场所规范化建设率达到总数的60%的建设任务。同时,有97个避灾安置场所安装了监控设备,实现了可视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