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西湖区大力推进社会化服务提升安全监管
发布日期:2020-12-02 16:46 来源:西湖区应急管理局 浏览次数:

为进一步夯实安全生产基础,促进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提升安全监管水平,近年来,西湖区大力引导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安全治理,着力破解和弥补中小微企业安全生产自主管理能力不足和政府监管力量不足的问题,有效提升安全监管和应急管理效率。

一是创新“西湖模式”的应急管理服务站。以每3平方公里设一个站点,在监管平台、装备物资、办公用房、人员配备、经费保障等方面实行标准化配置,在运营方式上,以购买社会化服务进行运行,即由第三方托管服务,一年365天每天24小时在岗履职,服务站队员由第三方负责招用和培训、管理、考核,实现应急处置最快化。目前,西湖区已建设好25个应急管理服务站,古荡街道完成了市级安全生产专属网格和应急(消防)管理服务站试点建设,即购买第三方服务将应急(消防)管理服务站和平安家园、平安学校、安全体验馆等进行融全,取得良好效果,自该站开放以来,已接待75批次省内外1500余人参观考察。

二是重点领域实行社会化服务。针对企业安全生产技术人员匮乏和政府监管部门专业人才缺乏问题,西湖区对325家危化类企业、42家三场所三企业实行外包,借助中介机构技术力量帮助企业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从而达到生产安全的目的。继续引导辖区企业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拓宽标准化覆盖面。在系统软件开发维护和通信保障等方面,与杭州润缘和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公司开展战略合作,不断拓展“城市大脑”应用场景,运用数字驾驶舱,深化优化平台系统功能,为区应急指挥和城市安全综合监管平台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三是大力推广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今年以来,该区继续在加油站、重点企业、工程运输车企业中推广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发挥保险的社会管理和风险防控功能,督促保险公司为投保企业开展安全检查、风险评估、培训演练等服务,有效提高了安全监管和应急处置的专业化水平,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   

四是创新成立社会救援组织服务中心。积极鼓励引导和支持社会救援力量参与救援处置,推进社会救援力量整合,创新成立西湖区社会救援组织服务中心,邀请俊翔应急救援联合会、西湖区阳光公益救援队、杭州市民安救援队、西湖区未来之翼无人机应急救援队等6支社会救援组织进驻中心,构建应急救援联盟,疫情期间,社会救援队伍配合区应急管理局积极参与到复工复产企业检查和消杀任务,共出动500余人次,受到了复工企业广泛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