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安全生产委员会
金华市创新体系建设破解安全监管“最后一公里”
发布日期:2020-12-25 14:11 来源:综合协调处 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金华市以全面加强党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在义乌等地组织开展基层党建+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试点,形成“345”工作新模式,全力破解安全生产最后一公里难题。通过试点建设,今年前三季度,义乌市实现工矿商贸领域事故零发生,火灾事故同比下降56.25%;金华市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65%63%,降幅位列全省第1。近日,中共金华市委、市政府正式印发《关于推进基层党建+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实施意见》,在全市面上深化推进。

一是构建基层安全管理三级红色监管网格。全省首创在县级及以下安委会实施双主任制,由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同时担任安委会主任,以此全面加强党对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充分发挥党群组织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职能作用,确保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落实到位。以基层党建+网格为载体,延伸构建基层安全生产三级监管网格,通过三级网格全覆盖实现安全生产有人管

二是全力推动乡镇安全生产四个强以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为核心,围绕乡镇安全生产强机构、强监管、强智控、强处置四个强的工作主线,从加强基层应急管理中心(安全监管中心)建设,分类实施重点监管、执法监管和行业监管,打造一码通管信息监管平台,提升基层应急处置能力等4个方面提出具体工作举措,制定实施乡镇(街道)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规范等10项基层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为基层安全生产提供工作标准,进一步完善基层安全监管体系,提升基层安全监管能力。

三是严格落实企业五有标准化运行。按照简洁明了、易于操作原则,以一般工贸企业检查标准为底本,结合重点行业监管底线要求,建立10大类即“1+X”模块化企业安全管理和检查标准,“1”是一般工贸企业安全管理与检查标准,“X”是根据企业危险特征,包含危化品使用、涉有限空间作业等9类安全管理与检查标准,以照单管破解不会管工作难题。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为重点,对属地企业提出有人管、有投入、有标准、有制度、有预案的安全生产五有工作总要求,并借助三级监管网格、分类安全监管加强日常督促检查,确保各项要求落实到位,推动基层安全生产管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