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解决停车难问题,滨江区目前已经对社会开放了符合条件的6所公办学校的3908个地下停车位,依托城市大脑大数据平台,对这些地下车位进行日常管理,通过停车指数(车位实时占用数/总车位数),反应实时停车场占用情况;通过泊车指数(24小时进出数/总车位数),反应实时停车场车位利用率情况,及时为全区停车资源管理提供支撑。同时,校园停车场接入杭州市城管便捷泊车,形成全市一盘棋,支持一小时内免费,超时先离场后付费的解决方案,有效缓解家长接送学生时的交通拥堵以及附近居民、周围商圈停车难问题。滨江正式进入治堵数字化时代。
杭州市春晖小学借助“护校安园”这一创举和善举,在滨江交警大队和城管、住建等部门大力支持下,将社会停车场的开放与学生接送工作完美结合起来,打造了“地下学生接送中心”。妥善解决了学校放学时间“逢接必堵”“逢接必乱”“逢雨必湿”的普遍难题。
一是进行接送数据分析,制定科学接送方案。学校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了家长接送孩子的交通方式,知道了汽车接孩子的占比有43%,电动车32%,步行25%。在充分考虑了接送规模、区域划分和配套服务等因素后,学校制定了详细的人车分流方案,制作了大量的交通指示牌。从最大程度实现接送效率和安全系数的最大化,学校管理层也一直在完善空间布置、接送流程。开车的家长将汽车停放在对外车库后,然后从临时通道步行50米进入接送区域接孩子,步行的和电动车的家长从步行通道从地面进入地下接送中心。同时,对于占比32%的电动车,学校也加强管理,杜绝家长把电动车停放在路面的非机动车通行道上。像有好多长辈是三轮车接送的,学校专门把门口的校车位用来停放。学校每天通过微信、钉钉提醒家长安全行驶,规范停车,不给路面添堵。现在,正常情况下,5分钟可以完成一个年级200多人的接送,整个过程井然有序、高效便捷。
二是利用信息化平台,实时播报接送状态。学校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在接送中心安装了大屏幕,向家长实时报送各班的放学进程,包括“上课中”“正在放学”“等待接送”“接送完毕”等,让在接送中心等候的家长心中有数。家长们除了在手机上查看孩子所在班级的放学动态,也可以在接送中心的大屏幕上看到“接送动态播报系统”,连哪个班还有几个孩子留下值日,都一目了然,俨然学校里的“杭州东站”。
三是安装智慧安保设备,提升接送安全系数。为提高接送中心的安全性,提高接送效率,学校专门配备了接送呼叫系统、人脸识别道闸等智能安防设备,加强智慧管理。现在校门口和地下接送中心进出口都安装了人行闸机,进行身份认证。家长可以刷脸进入,孩子也刷脸上下学,通过道闸时,信息会第一时间反馈到家长手机上。而且考虑到来接孩子的可能是父母,也可能是祖辈,每个孩子能录入6位家长的面部信息。
四是打造整体温馨环境,营造舒心接送氛围。学校利用先进的设计理念优势,接送中心宽敞明亮,层高足有五米多,虽在地下二层,却如同置身于办事大厅,完全没有地下的感觉。家长等候大厅内安装了动态的屏幕,滚动播放学校最新通知和宣传标语,接送环境安逸舒适,真正让接送时,家长方便、学生幸福。
五是设立安心护学岗,保障安全上学路。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精心规划校门口的交通组织线路,增设交通路障和提醒标语,增加护学岗人员。因此,每天早上的校门口总有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西兴派出所的民警穿戴好装备来到校门口为师生站岗,家长义工穿上护学岗的马甲积极轮值参与,为即停即走的汽车开门、有序指挥电动车的停放,保安护送孩子过斑马线,校长和值周老师在门口欢迎孩子们的到来,大家一起为孩子撑起一片温暖又安全的一天。
杭州市春晖小学地下接送中心的建设和学校的序列举措,解决了学校放学时间拥堵的普遍难题。目前,3:40-4:00是学校放学时间,门口的秩序非常好,不存在交通拥堵的状况。学校接送中心自开放以来,不仅获得新华网、人民网、钱江晚报、浙江新闻、杭州新闻、安徽新闻等众多媒体报道点赞,也吸引了省市区各级领导和省内各地和兄弟区县教育局、学校、城管部门的考察和参观学习,建设和应用经验得到了广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