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临安区打造“一张图”智慧赋能自然灾害防、抗、救
发布日期:2020-12-29 10:47 来源:临安区应急管理局 浏览次数:

自然灾害来临时,如何打通部门壁垒,实现数据资源共享?部门、镇街如何开展高效联动处置?救援队伍、物资、专家如何有效调度?断电、断路、断通讯时如何第一时间打通信息孤岛?这些是2019年“利奇马”台风留下的考题。今年以来,杭州市临安区边摸索、边建设、边应用、边完善,建成了以小流域山洪和地质灾害防治为重点的“自然灾害一张图”平台,综合集成“三大功能”有效解决极端情况下自然灾害应急指挥难题。

一是打造自然灾害“数据池”。接入应急管理、规资、水利水电、气象和住建等5个部门4个大类的数据,为应急救援指挥全过程提供数据支撑。接入规资局1691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地质灾害易发区、水利水电局501个山洪灾害区、住建局1772处危旧房的基本信息。接入水利水电局234个雨量站点、216个河道水位站点、68个水库水文站点水雨情实时监测数据,气象局234个温度测站、228个累计降水测站、56个极大风速测站气象实时监测数据,规资局10个重大地质灾害监测点33套地质灾害监测系统的实时监测数据。导入308个防汛防台责任人、50个应急专家、69支应急救援队伍、246处避难场所、434类应急物资、5406个视频监控、143台卫星电话和1530应急通信装备等基本信息。录入有6076个受地质灾害隐患点威胁人员、33289个受地质灾害易发区威胁人员、7144个受小流域山洪威胁人员、20894个受危旧房威胁人员以及16428个赋码转移人员的基本信息。

二是集成风险监测“感知器”。研发了物联网监测预警功能,实时呈现各类物联监测站点分布和物联监测预警信息,实时智能声光提醒超警信息,实时自动精准定位报警点位,为应急管理日常监管、预测预警异常情况等提供技术支撑。主要包含水利部门物的降雨量,河道、水库实时水位及超汛监测预警信息;气象部门物联平台的累计降水、温度、积雪深度、极大风等监测预警信息;规资部门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位移、沉降、地声等地灾监测预警信息。

三是搭建一键调度“指挥舱”。指挥员不需要前往灾(险)情现场,只需要在“自然灾害一张图”平台,“三步走”就可一键指挥调度:当指挥平台上收到声光报警信息之后,指挥员可通过四种方式核实现场情况:一是一键调取预警点位周边视频监控资源,调阅多路监控图像,从不同角度和距离核实预警信息;二是一键呼叫该区域防汛责任人,对当前预警信息进行核实;在断电、断路、断通讯的极端情况下,可启用第三种方式,一键呼叫卫星电话;以及第四种方式,启用“1530”应急通信系统快速确认上报预警信息真实性。对已经核实的自然灾害事件,可一键点击“应急响应”启动应急预案,提供流程化的应急处置和指挥调度能力。指挥人员坐镇指挥中心,根据应急响应等级,通过一键呼叫方式指挥事发区域防汛责任人,通过电话会议方式召集应急专家会商,通过语音、视频等综合指挥调度手段调配应急救援队伍、应急物资。应急响应和处置过程的每个步骤和环节自动留痕,指挥全程调度会议均自动录制和保存,便于应急事件处置结束后一键通览应急指挥过程,为事后溯源分析、总结评估提供有效依据。

目前,杭州市临安区“自然灾害一张图”已初步形成了从事前风险隐患监测预警、事发核实响应、事中指挥调度、事后统计分析的应急管理全周期闭环管理。下一阶段,临安区应急管理局将进一步整合数据、优化流程、完善功能、简化操作,将“一张图”建设打造成临安自然灾害防治工作的亮点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