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临安区35处公共场所已经配置“救命神器”AED
发布日期:2020-12-29 10:47 来源:临安区应急管理局 浏览次数:

在商场、学校、车站、农贸市场等公共场所,你是否留意过一台叫AED的设备,这台设备被称为“救命神器”,专门用于心脏骤停急救。今年年初,临安区把公共场所配置心脏骤停急救(AED)项目列入今年十件民生实事项目,目前已在35处完成了配置。

AED是指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注册,依法批准上市销售、使用,具备自动识别可电击心律、自动电击除颤功能,用于抢救心脏骤停患者,供社会公众使用的便携式急救设备,被誉为“救命神器”。《杭州市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器管理办法》正式公布,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AED的配置不仅提升了居民卫生应急素养和自救互救能力,而且对于提高院前急救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日前,在苕溪时代广场一楼大厅的心脏骤停急救设备旁,区红十字会就会培训师王桦正在给现场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就如何正确使用AED设备进行了仔细讲解。王桦介绍说,目前公共场所配置的AED是一款智能型的设备,只要第一时间按照图表和提示音就能完成操作,除了紧急除颤外,还要根据情况做心肺复苏急救。而如果现场很难判断患者是否停止呼吸、心脏骤停,该设备也会进行正确分析,不会因为人为判断不准而误用该设备。

据了解,心脏骤停急救AED设备作为民生实事项目之一,目前,通过区卫健局、区红十字会等部门通力协作,已经在车站、地铁站、学校、农贸市场、超市等公共场所35处配置AED。不仅仅在主城区的车站、学校、农贸市场、超市配置了AED,青山、高虹、於潜、昌化等地也配置了AED。区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联合各主管部门对各个AED布置点责任人开展了红十字救护员培训,分三期完成83人救护员取证培训,培训内容包括AED操作、心肺复苏、创伤包扎等。接下去,临安区对公共场所AED设置还将分批实施,继续扩大覆盖面,提升居民卫生应急素养和自救互救能力。